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老人總說孩子的成長是“一天一個樣”,每天都會有新的本領被掌握。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雖然辛苦,卻也有著不一樣的感受,相信很多寶媽都是深有感觸。
孩子乖的時候就是個天使,哭鬧的時候就是個小惡魔。當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盼著他們快點長大,可當他們真的開始長大後,家長們卻希望時間能過慢一點。

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瑩瑩家的寶寶剛剛過完一歲生日,孩子一直都是瑩瑩自己一個人帶。最近忽然發現兒子開始學小豬一樣的哼哼,還不會說話卻學會了哼哼,這讓瑩瑩有點崩潰。

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觀察了幾天發現寶寶這個舉動頻繁出現,就和老公說了這個情況。夫妻兩人也是完全摸不到頭腦,還不會說話卻先學會了小豬叫,最主要的是孩子從出生到現在也沒見過豬。
晚飯後,瑩瑩同每天一樣,陪兒子看動畫片,忽然她發現了問題所在。小豬佩奇是兒子最近看得最多的動畫片,發出豬叫是和佩奇學的。對照動畫片裡的行為,再想想兒子的舉止,可以說是一模一樣。夫妻倆知道這個結果真是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的模仿能力居然這麼強。

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從媽媽的肚子裡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有太多沒見過的事物等待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小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烈的,這份好奇也提升了他們模仿的能力和學習的能力。與父母的互動是最好的模仿孩子比較小的時候,還不能透過語言或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會透過眼神、笑聲、哭聲等來表達。

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比如家長做出一些寶寶喜歡的行為或拿出喜歡的玩具的時候,孩子就會做出開心喜歡的表情。其實這就是模仿的雛形,只是行為限制了他們的表達方式。不斷的學習和探索隨著孩子的成長,接觸到的事物也會越來越多。當遇到他們喜歡、感興趣的事物時,就會透過模仿來表達情緒,也是透過模仿來增加對該事物的記憶。等到下次再遇到相同事物時就能喚起身體的記憶。模仿是學習的前提,包括長大後的很多行為也都是從模仿開始的。

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模仿能力越強越聰明孩子的模仿能力也是孩子綜合能力的體現,眼睛看到、大腦記憶、大腦發出指令進行肢體配合、語言表達,整個模仿的過程看似簡單其實卻需要運用到多種能力。孩子喜歡模仿,說明她們的觀察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強,有教育專家表示,模仿能力越強的孩子,長大後的性格越活潑,智商也比較高。面對孩子的模仿能力,家長應該怎麼做?孩子對外界的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因為年齡較小不具備很好的分辨能力,對於錯誤的行為也會進行模仿。家長需要對孩子的行為做好監督和引導,及時糾正不正確的模仿。1)家長做好榜樣孩子與父母接觸的時間最久,所以父母也是孩子模仿的第一人選。無論父母做了什麼事,孩子都會進行模仿,家長要做好榜樣。比如吸菸、喝酒、暴力、說髒話等不正確的行為都會被孩子模仿。

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很多人都認為孩子小,即便學會了也不會有什麼影響,而且長大了就忘了。有一句話說“孩子三歲看老”,從小養成的習慣會變成一種潛在意識印在腦海中,長大後也很難忘記。2)父母做好有目的的引導開始的時候孩子的模仿只是單純的覺得好玩,只要能引起他們興趣的就都會模仿。利用她們好奇心強的特性,父母也可以做有計劃、有方向的引導。

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比如孩子喜歡看動畫片,那麼家長就可以選擇一些正能量的、教孩子學習好習慣的內容來看,避免打鬥暴力的內容。如果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某種愛好,也可以從模仿開始培養,比如畫畫、樂器、跳舞等。3)明確是非,及時糾錯孩子年齡小模仿能力強,但是辨別能力弱。他們在模仿的時候只是覺得好玩或者聽別人說多、做得多,並不知道這句話、這個動作代表的真正含義。

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比如看動畫片奧特曼在打怪獸,年紀小的孩子分不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只是記住了他們打鬥的樣子。當和別的小朋友有衝突時會模仿打鬥行為,其實他並不瞭解這種行為叫“打人”。父母的引導就很關鍵,發現孩子有錯誤的模仿行為,及時糾正並制止。進行正方向的引導,教會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明辨是非。孩子不同年齡段,模仿的內容不同孩子出生3-4個月後,能夠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對父母做出的喜歡的行為會有明確反應。

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5-7個月的孩子,開始重複一些簡單的動作,還不能完全模仿,比如媽媽說了一句話,他可以重複最後一個字。父母引導玩玩具,孩子能完成其中的一個環節。1歲之後,寶寶就開始模仿大人的行為、舉動,前期可能不能做對,但是透過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很快就能掌握。比如看到媽媽扭開水瓶,孩子一開始的行為是推、拔,發現不成功後會再次觀察和嘗試,最終學會扭開。

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1-2歲期間,孩子能夠比較完整模仿大人的聲音、動作等。2歲之後的孩子,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更強,開始擴大自己的模仿行為。從原來只會模仿父母對他說的話和做出的行為,到開始觀察父母的其他行為。比如媽媽在掃地,孩子也想試一試,媽媽在做飯,孩子也會感興趣。結語:有句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天生會打洞”,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更重要的是父母行為的模仿。孩子從小培養的習慣和思維會決定長大後的發展,不要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40 字。

轉載請註明: 發現寶寶行為舉止“怪異”,原來是這個能力在起作用,父母多關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