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作為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教育這件事上,大多數都是盡心盡責的,因為都明白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基本的大是大非上,很多家長都是能夠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的。
但是家長們的生長環境以及文化水平不同,導致他們形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同,最終得到的教育結果反饋也不同。
甚至很多家長出於好的出發點,最後採取的教育方式不妥,反而適得其反,讓孩子更加錯上加錯。
偷東西的行為,是很多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孩子的三觀並不會自己形成,而是在不斷的經歷不同的事的過程中,受到家長或者其他人的影響,才會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
而對孩子來說,偷東西,有時孩子也許並不真正瞭解“偷”的概念,也許只是為了刺激好玩,或者孩子“偷”的目的是為了做好事,只是最後的行為是錯誤的。
當面對孩子偷東西的行為時,不同家長的處理方式也不同,有的會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不由分說就打罵孩子,也有些家長會更注重孩子的內心想法,然後採取適當的方法去解決。
不同的處理方式也會影響著孩子未來的走向,甚至決定了孩子對世界的認知。
面對孩子偷錢,兩位媽媽的做法卻不同!
第一位媽媽:
哲哲今年讀小學二年級了,從小媽媽對兒子的教育就是比較民主和自由的,因為是媽媽一手帶大的,所以哲哲自然跟媽媽最親近。
都說男孩長大了會跟媽媽疏遠,可是哲哲卻一點沒有,因為媽媽從來都不打罵他,不管他犯了什麼錯,媽媽雖然會嚴厲地批評他,但是從來不採取暴力的方式,這也讓哲哲更加願意跟媽媽溝通。
可是最近,媽媽發現放在門口玄關那的零錢盒裡面總是莫名其妙的少錢,剛開始還以為是哲哲爸爸拿的,問了爸爸之後發現並不是,最後發現是哲哲有時晚上會偷摸拿了放在書包裡。
處理方式:
這天放學後,哲哲媽媽拉住了要回臥室的他,心平氣和地問他需要錢做什麼,哲哲一聽就低下了頭,先跟媽媽承認了錯誤,然後才告訴媽媽原因。
原來媽媽的生日快要到了,他看中了一款項鍊想要送給媽媽,自己又沒有零花錢,身邊的同學都有,自己有時想買點零食也買不了。
聽了兒子的話,媽媽抱了抱兒子,先謝謝兒子,然後告訴兒子,不管因為什麼,偷拿錢都是不對的。
自從那以後,媽媽開始每個月都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孩子跟同學之間的相處也更加自由了,並且在媽媽的教育下,哲哲並沒有亂花錢的壞習慣,反而很快就學會了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零花錢。
第二位媽媽:
淘淘跟哲哲一樣,也是個男孩,不同的是,淘淘人如其名,非常淘氣,從小到大捱了不少媽媽的打。媽媽也逢人便說,這兒子是來討債的,不管什麼場合,有多少外人,她幾乎從來沒有表揚過兒子,總是充滿了對兒子的抱怨。
一天晚上,吃過晚飯的淘淘回到臥室開始寫作業,媽媽進了廚房。等到媽媽無意中一轉身的時候,發現兒子正在偷偷摸摸地開啟自己的包翻錢,這一下媽媽被氣壞了,心想年紀這麼小就偷錢,長大了豈不是要犯罪。
她拉過兒子不由分說就開始揍兒子,兒子哇哇大哭,最後還是爸爸出面,媽媽才停止了打濤濤,但是一晚上都在不停地罵孩子。
雖然在那以後,濤濤沒有再拿過錢,可是媽媽卻依然像防小偷一樣防著濤濤,把家裡的錢藏得更嚴實,甚至有時自己不小心沒弄清錢的數目,也會第一時間懷疑是不是淘淘偷拿了錢。
時間一長,淘淘變得更加叛逆,家裡面經常能聽到媽媽罵淘淘的聲音,淘淘也更加不願意跟媽媽溝通。
可以這麼說,發現孩子偷錢,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決定了孩子未來不一樣的道路,哲哲媽媽充分了解了孩子的內心想法,然後用心平氣和的方式解決了孩子成長道路上出現的問題,避免了孩子走上歧途。
而淘淘媽媽卻用最簡單,也是最錯誤的方式將孩子推得越來越遠,甚至將來淘淘的心理是否會出現問題也顯而易見。家長不同的處理方式,能決定孩子最終走多遠,站的多高,孩子的不同人生也就形成了。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階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