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傳統的觀點中,可能認為孩子學習好、學東西快就是聰明,其實聰明是一個非常廣義的概念,不光是學習好這一個標準,還有很多其他的標準,在每個階段的發展也有所不同。評價一個孩子是否聰明,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入手:
一般聰明的孩子都是小話嘮,平時嘟嘟囔囔的自說自話,其實這是大腦活躍的象徵。現在都講究演講能力,哪個大腕不是演講高手呢,所以語言能力非常重要。
語言其實包括很豐富的內容,從嬰兒期的笑聲、哭聲、尖叫聲、手勢、喉嚨中發出聲音,都是語言能力的範疇。所以,媽媽們從孩子一出生就要關注語言能力的發展,對孩子的各種聲音及時回應,開發語言能力。
運動是一切智慧發育的基礎,人們常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是不科學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四肢發達頭腦發達。”人在運動時需要啟用的腦區,和其他認知活動的腦區是重合的。運動能力好,心肺功能強,給大腦提供更多的血液和氧氣,大腦運轉起來更高效,有利於孩子自控力、注意力的提高,學習能力就會更強。
所以要重視孩子大運動的發展能力,孩子小時候抬頭、翻身、坐起來、爬行、站立、走路、會跑、會跳,這些動作一個個發展起來,不滯後的,就會比較聰明。孩子大一些以後,多帶孩子玩運動遊戲、球類運動、集體活動等,促進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
動手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細運動,包括手、手腕、手指的運動,寫字、畫畫、算術都要用到手,如果經常使用手做一些事情,能夠發展複雜的認知能力,大腦就會更加靈活。有研究發現,上幼兒園之前精細動作好的孩子,進入幼兒園後,社會能力、注意力都會相對較好。
孩子的手開始是不靈活的,喜歡吃拳頭,其實這是鍛鍊手部靈活性的開始,孩子一步步的會拿比較大的物體,慢慢會對細小的物體感興趣,逐漸用手指捏住。大一些會蓋蓋子、會用勺子、會用筷子、會用剪刀、會搭積木、會彈琴、會畫畫、會寫字,這些事情都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認知能力也就是孩子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包括用眼睛看見事物、模仿大人動作、注意力控制、記憶能力、想象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孩子很小的時候能認識一個常見的物品,我們都會忍不住誇獎孩子“真聰明”,這種誇獎也是有道理的。
孩子的認知能力是一步步發展的,從眼睛能追蹤物體開始,然後能找聲音、會玩玩具、會模仿成人的動作表情、能記住一些事情、能認識更多的物體、會進行簡單的推理、能進行想象,這些能力一步步發展,不要錯過,孩子就會很聰明。
如果孩子開始自己做一些事情了,我們肯定很欣慰,又會誇獎孩子很聰明。如果一個智力不太正常的人,自理能力就會很差,需要外人的照顧。如果智力很好的人,自己就可以完全照顧自己。
自理能力當然也是循序漸進發展起來的,逗引他的時候會回應、看到好吃的會興奮、按到生人會害怕、聽到名字會轉頭、能自己穿衣服、能自己吃飯、知道分享、會做家務、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會表示禮貌、知道好行為和壞行為、會表達情緒,這些都是自理能力。
總之,看一個人是否聰明,並不是狹義上的看著聰明就聰明或者學習好就聰明,是多方面綜合能力的表現,這些能力都完全具備,孩子就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感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