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osteoporosis,OP)是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性疾病,其特點為骨礦物質含量低下、骨結構破壞、骨強度降低、骨脆性增高以及
導致骨折風險增加。
骨質疏鬆通常發病隱匿,但對機體造成危害巨大,被稱為“隱形的殺手”。
導致骨質疏鬆的病因多種多樣,許多常用藥物長期、大劑量使用也會造成嚴重的骨量丟失,即出現了藥源性骨質疏鬆,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1、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是最常見的導致骨質疏鬆性骨折的藥物。
糖皮質激素用於治療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以及器官移植術後。
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鬆症的特點是骨轉換率低,
長期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1年以上)患者骨質疏鬆發生率高達30%—50%。
糖皮質激素主要影響松質骨,增加椎體骨折的風險,椎體骨折可能無症狀,發生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前幾個月。
連續服用強的松超過10mg/天,持續3個月以上的受試者椎體骨折發生率增加了17倍。
2、噻唑烷二酮類藥物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是用於治療或預防2型糖尿病的胰島素增敏劑。目前常用的代表性藥物包括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長期服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可使絕經後婦女骨折的風險增加4倍。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建議骨質疏鬆患者儘量避免使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高骨折風險患者應停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
3、抗癲癇藥物
肝酶誘導劑,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和卡馬西平,加速維生素D的失活,降低鈣的攝取,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並加速骨量丟失。
4、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素用於治療甲狀腺消融術後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癌。甲狀腺激素可以透過誘導骨吸收細胞因子的產生直接或間接地增加骨吸收。
5、質子泵抑制劑
質子泵抑制劑常用於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療。
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質子泵抑制劑減少腸道鈣吸收,增加體內骨吸收。
6、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選擇性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會導致骨質流失,
現在廣泛用於抑鬱症、焦慮症、經前期綜合徵、周圍神經病變和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該類藥物包括氟西汀、舍曲林、帕羅西汀、氟伏沙明和西酞普蘭,以及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如度洛西汀。
7、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藥物
該類藥物包括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等。是治療絕經前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症和乳腺癌的有效藥物。
它們抑制雌激素水平,導致骨質流失。
8、芳香化酶抑制劑
芳香化酶抑制劑包括來曲唑、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為絕經後婦女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有效輔助治療藥物。
雌激素可促進破骨細胞的凋亡以及成骨細胞的分化。芳香化酶抑制劑可導致雌激素水平低於絕經期正常水平,並加速骨質流失。
9、肝素
肝素是預防和治療靜脈血栓栓塞症的有效藥物。
導致骨質疏鬆的作用機制可能與其增加骨膠原分解,促進骨吸收並抑制骨生成有關。
10、口服抗凝藥
華法林等口服抗凝藥主要用於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引起骨質疏鬆的機制可能與其抑制降鈣素的沉積、促進骨吸收有關。
11、袢利尿劑
呋塞米等袢利尿劑抑制鈉和氯的再吸收,從而抑制鈣的再吸收,增加其腎臟排洩和骨轉換。
12、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
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是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應用於器官移植患者的免疫抑制劑。
環孢素和他克莫司,
在人體內,這些藥物由於骨吸收顯著增加而導致骨丟失。
13、某些化療藥物
大劑量甲氨蝶呤可直接導致骨丟失,
而異環磷醯胺則可導致繼發於腎小管磷酸鹽消耗的骨丟失。
長期應用上述藥物的高危人群要謹防藥源性骨質疏鬆的發生,
需要做好監測和預防措施。
預防藥源性骨質疏鬆措施包括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加強體育鍛煉,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嚴格控制應用上述藥物的品種、劑量、給藥方式以及用藥療程等。
定期監測骨代謝指標,測量骨密度,一旦發現藥源性骨質疏鬆,要立即停用致病藥物或減少使用劑量,必要時需要進行抗骨質疏鬆藥物干預治療。
唯醫骨科,每天更新骨科科普知識,讓您看到既貼心實用又放心靠譜兒的小知識。
如果您或家人朋友有骨科相關困擾,請把“唯醫骨科”推薦給他們,送上一份健康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