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很多人都是有了孩子之後才深切體會到養育孩子的艱難。孩子小的時候,身邊離不了人,吃喝拉撒睡都要貼身照顧。孩子大一點吧,又要操心他們的學習,還要時刻注意他們的小情緒、小叛逆,真是說輕說重都不行。
這不,我表姐家女兒,今年剛上初一,每天就跟個刺蝟一樣。父母說她一句,她能頂十句。莫名其妙地,原先很聽話的乖乖女,突然一下子就叛逆了。很討厭跟父母說話,看見父母就甩臉色,好像父母是“仇人”似的。表姐跟同齡人交流,發現家裡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轉變,於是紛紛感慨,孩子們是到“仇親期”了。
“仇親期”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
那麼,什麼是“仇親期”呢?字面解釋,就是看見親人就跟看見仇人似的。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孩子長大了,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更加強烈,不再願意乖乖聽父母的話了,甚至還會故意做一些事情挑戰家長的權威。具體而言,有以下表現:
①“讓他往東偏往西,讓他打狗非攆雞”
青春期的孩子,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喜歡跟家長唱反調,你讓他做什麼,人家偏不做什麼,不讓做什麼,他就非得去試試。主要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認同感比較強。他們對家長的認同感比較差,只願意堅持自己的做事原則,並且不斷強調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不希望被家長左右。
②自控能力差,脾氣一點就著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就像一頭小小的困獸,猛地嗅到自由的氣息,就會非常興奮,躁動不安。所以,如果家長管教他,說一句他就能頂嘴十句,而且還暴躁易怒,脾氣一點就著。所以,很多青春期的父母都感慨,孩子像吃了槍藥,說不上兩句話就發火。
③總覺得家長思想老套,恨不得分分鐘劃清界限
“仇親期”的孩子,覺得自己懂得多,有獨立意識,動不動就看不上家長的思維和觀點,還總覺得家長思想老套。有時候,連跟家長一起出門都很嫌棄,恨不得分分鐘跟家裡人都劃清界限。
家長哪些行為,容易激起孩子的“仇親”心理?
①不尊重孩子,直下命令,拒絕溝通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總希望被父母看作是一個大人,希望獲得應有的尊重。但是,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叛逆,一點也不尊重孩子,只知道直接對孩子下命令,而拒絕溝通。這樣的武斷的行為,最容易激起孩子的“仇親”心理。
②總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我們中國的父母,總習慣自我犧牲,所做的一切都說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我們為孩子做的,就一定是孩子想要的嗎?不盡然。所以,如果家長們總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勉強孩子接受,就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們越來越反感家人。
③在外人面前貶損孩子
孩子大了,知道害羞,也知道要面子了。但是,很多家長還沒有意識到,總是在外人面前貶損孩子,讓孩子覺得很沒面子。所以,他們就會反感家長,甚至對家長總是對自己揭短的行為很“仇視”。
不想跟孩子反目成仇,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從這些表現來看,我們知道,孩子進入“仇親期”,越是說教、打罵越是不管用,以下方式或許更合適。
①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溝通
“仇親期”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尊重,希望與家長平等地溝通交流。所以,家長要投其所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遇事好好跟孩子溝通,就不會激化矛盾了。比如,說話的時候,少用命令的語氣,多用商量的語氣,孩子就會容易接受。
②給孩子“冒頭”的機會,滿足他的虛榮心
“仇親期”的孩子愛面子,那家長就滿足他的虛榮心,給他“冒頭”的機會。比如,讓孩子代表一家人去做客,像大人那樣去跟朋友們交際,等等。讓孩子有了大人的感覺,並且感覺家長也認同自己,他就不會動不動發脾氣了。
③保護孩子的隱私,維護孩子的面子
很多家長習慣在外面貶損孩子,喜歡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這種行為很讓孩子反感。所以,孩子大了,家長們要懂得保護孩子的隱私,維護孩子的面子。這樣,孩子不會跟家長產生隔閡,更不會“仇視”家人了。
總之,孩子進入“仇親期”,方方面面都需要家長多注意,尊重、溝通尤為重要。
【話題討論:家長們,你家孩子有“仇親期”的表現嗎?】
高階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