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中醫真是博大精深,中藥材的種類也是有很多,好多的中藥材都沒聽說過,也有一些中藥材是我們在田野裡經常見到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到的。在農村年齡大一些的長輩們,要是有個輕微的頭疼腦熱,都是不去看醫生的,自己到田野裡採摘一些常見的野草,回家熬水喝就可以了,其實他們也不瞭解這些野草到底有什麼功效,只知道它對這些症狀有所幫助,這就是體現了我國博大精深的中醫療法,因為中藥材在古代都是在山野中自己採摘的,只不過經過專業的手法進行炮製,讓藥效會得到更好的發揮,就像我們今天說到的“熟地黃”。
熟地黃原名叫做地黃,也可以叫做懷慶地黃、熟地等,屬於玄參科、地黃屬草本植物,它地葉片是帶有柔毛的卵至長橢圓形的,上面是綠色的,下面是略帶紫色或是紫紅色的,葉片的邊緣具有不規則的圓齒或鈍鋸齒,葉脈在上面凹陷,所有的葉子都生長在整個植被的基層,緊挨著地面呈蓮座的形狀;在基部葉子的中間生長出一根圓管形的紫紅色莖,莖的中間是空心的,上面有些許柔毛,但很細弱,很容易就會斷掉;在莖的頂端生出兩朵或多個小花,它的花期是每年的4-7月份,在花的下部有綠色略帶紫紅色的花托,花朵呈喇叭的形狀,外邊是紫紅色,裡面是黃紫色,兩面都有多細胞長柔毛。
熟地黃其實就是生地黃的炮製加工品,也就是生地黃的根莖,它的根莖是肉質的,剛挖出來的時候是呈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經過燻蒸之後內外都呈漆黑色,並且很有光澤,只不過外表面皺縮不平,切斷面很滋潤,中心可以看見光亮的油脂狀塊,粘性大,質地柔軟而有韌性;炮製熟地黃也是很費功夫的,不是燻蒸一次就可以了,要經過九蒸九曬才可以,並且以根莖塊肥大、軟潤、內外都是烏黑有光澤的熟地黃才是最佳的,尤其以河南產的懷慶地黃最佳,為四大懷藥之一。
野生的地黃在農村經常見到,一般生長在砂質壤土、荒山坡、山腳、牆邊、路旁等處,在我國的遼寧、河北、河南、山東、陝西、甘肅、內蒙古、江蘇、湖北等省區都有生長。作為傳統的中藥材之一,地黃炮製方法在藥材上認為:鮮地黃、乾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它們的藥性和藥效也有較大的差異,而熟地黃則為補益藥,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主要治療腎陰虛,腰膝痠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等症狀。熟地黃也可以別的藥材和食材同時熬製,起到食補的作用。
如果是脾胃虛弱、氣滯痰多、脘腹脹滿及食少便溏的人就不要服用熟地黃了,因為它性質粘膩,不容易消化。如果你有更多關於熟地黃的知識,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