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年級男孩總穿舊衣服,老師以為家裡窮,爸爸參加家長會一身名牌

由 卯秀珍 釋出於 健康

李老師這學期帶小學一年級,開學一段時間,慢慢就會熟悉班上每個學生的特點。她發現有個男孩總是特別沉默,休息時間很少和其他同學玩在一起,上課也從來不舉手,點他起來回答問題,說話聲音也很小,看起來十分自卑。

李老師觀察到男生總穿著舊衣服,上學期間來來去去就那麼幾件顏色暗沉、明顯洗變形了的衣服,猜想男生的家庭條件可能很差。

轉眼到了學期末,期末考試結束後召開了一場家長會。李老師特地在家長會後找了男孩的家長,想了解一下情況。李老師看見男孩的爸爸,卻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著裝十分得體,做工質量都很不錯,仔細一瞧都是名牌。

一溝通才得知,男孩的家裡其實不是窮,而是爸爸相信"窮養男孩"能磨練意志,從來不跟男孩買新衣服,都是接的家裡堂哥、表哥的舊衣服穿。

但爸爸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完全不瞭解,一直沒感覺到有哪裡不對。當他聽說男孩不愛說話、很自卑、受同學欺負時,才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似乎出了問題。

"窮養"讓孩子自卑

生活中,不少家長都有男孩女孩要區別對待的想法,覺得女孩要"富養"會更有氣質;男孩則要"窮養",才更有擔當。

《少年說》裡有一個少年也是被家裡"窮養"大的,直到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家裡只有他一個人過著"窮"日子,爸爸開好車,媽媽上美容院。

可是,在父母的"窮養"思路下,少年早就養成了特別節省的消費觀,就連買一隻想要的筆,都要要糾結很久。他總在擔心自己有一天會吃不上飯。

實際上,這樣對孩子來說,也不利於身心健康的發展,容易讓孩子陷入自卑的情緒。並且,當孩子長大知道真相以後,很有可能對父母心生怨恨。

"窮養"不應該侷限在金錢方面

"窮養"和"富養"並不是指金錢方面的區別對待。男孩要"窮養",不是要"裝窮",不是簡單的不給男孩花錢。

包辦代替上要"窮"

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這對他們未來的生活很有幫助。

有些事情孩子明明會做,家長卻嫌慢、嫌做得不好,要搶著幫忙,這就會打擊孩子的主動性,養成依賴心態。

父母不如在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抱著"窮養"的心態,不要輕易干涉,不要大包大攬、包辦代替,更有利於孩子能力的培養。

情感支援上要"富"

但是對於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長應該給予百分之百的支援,不能為了鍛鍊孩子,就刻意給孩子製造麻煩和困難。

有了父母溫暖的呵護,孩子才能建立足夠的安全感,能夠勇敢地面對任何困難。否則孩子只會認為父母不愛他了,不在乎他,變得畏首畏尾。

精神世界要"富養"

就算家裡條件真不好,也有辦法讓孩子精神世界豐富起來,何況是條件本來不錯的家庭呢?

父母不能再精神世界"窮養"孩子,需要培養他們善良、堅強、自信等美好品質;鼓勵孩子多接觸課本以外的世界,可以多和朋友交流、閱讀書籍、參觀免費又知識豐富的博物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