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裡有了小孩之後,孩子的東西就佔了家裡的二分之一,對於孩子而言,總是想要更多的玩具,
父母也常常因為家裡玩具太多而頭疼。
小劉每次帶兒子出門都是一次考驗,因為今年四歲的豆豆超級喜歡買玩具,即使家裡已經有了好多玩具,但只要看到商店裡新的玩具就會想要買,
不買就開始哭鬧。
這天小劉帶著豆豆上街,路過小區門口時,
小劉連忙捂住了豆豆的眼睛,路上的行人都迷惑不解,直到看見小劉抱著豆豆走過小區門口買玩具的小攤後,才明白過來。
這是避免孩子看見玩具又走不動路了,怕豆豆又囔囔著想要玩具,才幹脆捂住眼睛看不見就啥事都沒有了。
網友們都表示深有同感,自家孩子也是如此,每次看見買玩具的攤子就不想走,總是要看一看,摸一摸,最後非得買一個才行。
這下學會了小劉的做法,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也試一試。
當然也有網友表示這樣也只能避免一時,總不能帶孩子出門就一直捂著孩子眼睛吧?這是治標不治本啊!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某種東西,小孩子也是一樣,
區別在於大人的自制力強,而小孩的自制力弱,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建立好的自制力。
不給孩子買玩具,孩子哭鬧怎麼辦?
1、提前做好心理溝通
很多時候在帶孩子出門前,
家長最好要和孩子商量好
,今天我們出門主要做什麼事情,什麼是最重要的,讓孩子有一個自主意識,覺得爸爸媽媽很尊重我,會和自己商量事情。
對於買玩具,也可以和孩子提前說,因為前幾天已經買了一個新玩具了,所以今天就不能買新玩具了,讓孩子心理提前知道今天是不能買玩具的。
2、家長要堅持原則
可是往往當孩子真正面對商店裡琳琅滿目的玩具時,他們又會按耐不住,開始想要用撒嬌呀哭鬧等方式獲得玩具。
這時父母一定要站穩立場不可以答應,
堅持一開始就約定好的原則
,哪怕孩子當下哭鬧也要堅持,當你一次妥協那肯定就會有下一次。
只有父母堅持原則,孩子才會慢慢明白爸爸媽媽說什麼就是是什麼,無論我怎麼哭鬧都改變不了,那他們下一次就不會如此了。
3、?
適當的獎勵
當孩子真的堅持沒有開口要玩具後,回到家最好再睡前,可以跟孩子聊一聊白天發生的事情。
針對孩子白天的表現給予言語上的鼓勵和認可,也可以和孩子立一些獎勵制度,比如當孩子積攢表現良好到多少次,就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
這時再給孩子買喜歡的玩具,他首先會覺得這是透過自己努力得到的,跟往常獲得的玩具會大不相同。
這也是變相的正面鼓勵,用玩具為媒介,促使孩子可以在日常行為習慣上約束自己。
4、?
延遲滿足
許多父母只要孩子一張口要什麼,就會馬不停蹄的拿來放到孩子的面前,久了孩子就會形成習慣,覺得只要我要什麼就必須立刻擁有,一刻都等不了。
這樣會讓孩子形成急躁不願意等待的性格,無論什麼事太過迫切的完成總是容易出現差錯,物品也是如此,輕而易舉得到的反而不會珍惜。
適度的延遲滿足,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就是自制力,對於孩子今後的自律也是有很好的幫助。
寫在最後
總而言之要讓孩子自身認識到用哭鬧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父母在給予孩子好的物質條件的同時,
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養成好的品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