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因為還沒有足夠的自理能力,所以一般上廁所的時候,父母都會給孩子用紙尿褲,讓孩子將排洩物排到紙尿褲上,然後換洗紙尿褲即可,但是寶寶其實比大人想象中的機智多,一旦他不再需要紙尿褲的陪伴,寶寶的身體就會自動發出,自己想要上廁所的訊號。
曾經有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發現,一歲半以前的寶寶大腦發育還不是非常的完善,對排尿中樞的控制力比較的弱,對排屑機的控制力也不是非常的成熟,但是等孩子在一歲半到兩歲左右的時候,身體對膀胱和肛門組織的控制力已經逐漸趨於成熟,這個時候孩子就已經自發的有獨立上廁所的意識,所以爸爸媽媽應該選擇在一歲半到兩歲這個時間段給孩子及時的進行上廁所的訓練,因為這個階段訓練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足夠細心,爸爸媽媽就會發現當孩子想要學習上廁所的時候,就會有以下不太一樣的舉動,只要滿足部分的條件,就可以給孩子進行上廁所的訓練了。
1.寶寶,排便的時間有規律可循,甚至會在每天固定的時間要求去上廁所。
2.寶寶大小便前會有提示,比如停下手裡的活動,一動不動的看著你,或者蹲下,甚至會直接拽著爸爸媽媽去衛生間。
3.寶寶不願意再穿紙尿褲,如果爸爸媽媽強行給孩子穿紙尿褲,寶寶會撕扯紙尿褲,並且會發出鬱悶地抱怨。
4.寶寶可以自己將褲子拉下來,或者提起,並且對馬桶開始感興趣。
5.寶寶能夠領會爸爸媽媽的指令,並能按照指令實行,比如去廁所尿尿,把褲子提起來洗手等等。
為了打消許多寶寶害怕掉進馬桶的焦慮,並且保證孩子上廁所安全舒適,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專屬的嬰兒馬桶,並告訴他,如果想要上廁所就可以脫褲子,坐在上面,並且可以給寶寶買好看的內褲,讓孩子更喜歡穿內褲,而輕鬆的度過,從紙尿褲到穿內褲的過渡期,剛開始上廁所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吃飯,上廁所的步驟如脫褲子,坐馬桶擦屁股,提褲子沖水等等,寶寶想上廁所的時候,應該立即帶寶寶去馬桶邊,這樣就能讓寶寶更加快速的理解馬桶,對於廁所的意義,同時也有助於幫寶寶養成更好的上廁所習慣訓練孩子上廁所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寶寶需要迴圈漸進的適應,媽媽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努力,和寶寶共進退一起度過這個時期。
不管什麼時候,當孩子步入一個新的階段的時候,總是有一個適應期,在這個階段,父母應該全力的去支援和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階段,在孩子成功或者有進步的時候,給孩子恰當的表揚,這樣能夠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更加順利地度過每一個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