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聽見家長跟孩子說:
“別那麼小氣,把草莓多分給弟弟一點”
“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玩玩,要不下次不給你買了”
“你真是個小氣鬼,一點都不懂得分享”
……
有些家長要求孩子“分享”時,還會跟孩子商量,有些家長直接就是強迫,弄的孩子一臉茫然,或者是大哭大鬧。
這些家長還信誓旦旦地說:從小就得教會孩子分享,不然以後會變成小氣鬼。
不勉強孩子“分享”,才是大智慧
女兒小的時候,經常帶她去公園玩,裡面有一個沙坑遊樂場,女兒特別喜歡。
有一次帶女兒去玩沙子,裡面有幾個鏟子,一旁的兩個小男孩因為一把鏟子爭吵了起來,這時其中一個媽媽過來制止,對自己的兒子說:“你要學會分享,這樣才顯得有禮貌,不然別人會叫你小氣鬼。”
這位媽媽的話,讓另一個小男孩更有底氣了,開始用大喊大叫來抗議。這時女兒悄悄地對我說:“他不一定非要分享,這是大家的玩具,誰先拿到誰先玩,等人家不玩了他才能玩”。
沒想到,話音剛落,另一個小男孩的媽媽跑過來,對自己兒子說:“你可以不勉強自己分享,但大家要輪流著玩”。於是,這場紛爭才平息了,孩子們玩的越來越融洽。
這位提倡“不分享”的媽媽,原來是幼兒園園長。她們幼兒園經常有孩子,為了爭搶玩具發生衝突,她們從來不勉強孩子去“分享”。但是,這些孩子在期末結束後,似乎處理衝突的能力,和社交能力都有很大進步。
幫助孩子理解“你的、我的、大家的”
孩子在2歲時,開始有自我意識,她們會非常清楚劃清自己的領地,總是把“這是我的”掛嘴邊,這是非常可喜的認知發展,說明孩子開始越來越清晰的認識界限。
這時,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及時回應孩子“是的,這是你的”。當你要拿孩子東西時,需要跟孩子說一句:“寶寶,我用一下你的XX可以嗎?”
當然,這時候也要讓孩子開始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界限。當孩子動他家裡人東西時,及時提醒孩子“這是我的,如果你想用的話,需要詢問媽媽。”在公眾場合,也要強化這個觀念,比如公園裡的健身器材,可以告訴孩子“這些健身器材是大家的,誰都可以來玩。”
這種提醒,不僅可以防止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還能擴大孩子的認知詞彙。
不勉強孩子“分享”,但鼓勵輪流玩
“分享”和“輪流玩”,看似意思相近,但給孩子的感覺完全不同。
“分享”有一種勉強的感覺,很多孩子並不願意這樣做,很多時候都是“被逼無奈”。“輪流玩”就屬於自願,我不想玩了,才會給別人玩,不至於壓抑孩子最真實的想法。
大家其實也能感覺到,你越是要求孩子去“分享”,孩子越是不願意。或者說,即便孩子主動分享了,也不是他內心真實的想法,他們自己會非常委屈。而你提倡“輪流玩”的時候,孩子慢慢就學會了主動退讓,因為他越主動去“退讓”,越是能得到更多的好朋友。
當孩子實踐多了“輪流玩”後,就會開始主動分享,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因為他能感受到“輪流玩”帶給自己的好處。
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有了二胎後,千萬不能勉強老大去“分享”,這樣老大會越來越不喜歡弟弟(妹妹)。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每次買回來的東西,全部交給老大,什麼也不說,讓老大自己選擇要不要分享。
也許剛開始老大不會選擇“分享”,但經過幾次以後,老大就會想“媽媽每次都把東西給我,我是哥哥(姐姐),我不能虧待弟弟(妹妹)。”這種教育方式,才會讓兩個孩子的關係更好。
主動“分享”的人,並不是“高情商”
我小時候,經常被父母要求“主動分享”,因為我只有這樣做,別人才會誇我情商高。但說實話,我那時候並不快樂,因為很多時候這並非我的本意。
進入職場以後,我的經理跟我說,你是個老好人,但沒有一個界限,你這樣的人看似情商高,但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因為別人會習慣你的“分享”。
後來,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一直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態。
如今,我從女兒身上重新定義了“高情商”。所謂“高情商”,並不是壓抑自己的真實情感,去博得他人的開心,而是接納理解自己的情緒,同時換位思考別人的立場,努力讓大家得到共贏,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事實證明,我從不讓孩子分享,卻養出了高情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