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俗話說“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據廣州天氣“劇透”——熬過這兩天,暴雨告一段落,就只剩雷陣雨和炎熱高溫了。
專家提醒,小暑時節,尤其是南方潮溼悶熱的氣候下,溼熱交蒸,人們容易覺得肢體困重,食慾下降,情緒煩躁,如果起居、飲食不注意,就容易發生胃腸道疾病、痤瘡、口腔潰瘍、血壓升高、心悸等健康問題。
小暑有什麼養生要點和膳方推薦?我們一起來看看。
養生要點:做好四件事,安然度小暑
小暑有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空氣裡能感受到陣陣熱浪了,因為天氣炎熱,蟋蟀也要到牆角承涼,老鷹也因地太熱了而在高空中翺翔。
雖說“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但其實小暑仍然只能算是三伏的“前奏”。今年入伏於公曆7月16日,出伏則在8月25日,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才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時段。
小暑時節在提防暑氣之餘,也要注意“防寒”,避免納涼過度帶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廣州市南沙中心醫院)、中醫世家鄧聰主治中醫師提醒,小暑時節,生活上建議要注意以下四點:
1.防中暑
做好防暑措施,儘量減少烈日當空時外出,若必須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戶外工作的人員,應該適當多飲水。炎夏里老人、兒童及一些體質虛弱的人容易中暑,出現全身乏力、頭昏、頭痛、心悸、胸悶、噁心、口渴、大量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狀時,多為中暑先兆。一旦發現,應把患者轉移到通風陰涼處休息,喝溫開水或淡鹽水;還可在額頭和太陽穴處塗一點風油精等。視情況及時送院救治。
2.防“寒溼”
炎熱裡,吹空調、吃生冷過多,也容易損傷陽氣,出現疲倦,四肢困重,口中黏膩,胸悶心煩,噁心厭食,小便短赤,腹痛腹瀉,大便稀溏,甚至肛門灼熱、裡急後重,瀉下膿血便等症狀。建議市民使用空調室內溫度不要低於26℃,風扇不宜直吹,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換氣,適當多吃清熱解暑、益氣生津的食材等。
3.宜“靜心”
小暑時氣候炎熱,人體能量消耗較大,此時宜遵循“少動多靜”的養生原則。每天作息應有規律,除了要保證充足睡眠外,也要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運動,可選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散步、太極拳等運動,也可選擇游泳、瑜珈等。無論選擇何種運動方式,都應注意避免運動後大汗淋漓。同時,小暑時節氣候炎熱,尤其要注意保持“心靜”,保持心氣平和,做到“心靜自然涼”。
4.宜清淡
天氣炎熱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思飲食,特別對油膩食物感到厭煩。因此,夏日飲食應以清淡、營養、易消化為宜,多吃雜糧、蔬菜,避免肥甘厚味。
可適當多吃消暑清熱、生津解渴的食材,如赤小豆、扁豆、薏米、茯苓、蘆根、淡竹葉、白茅根、綠豆、豆腐、荷葉、蘆筍、水芹、苦瓜、冬瓜、絲瓜、節瓜、西瓜、雪梨、枇杷、烏梅等。市民可常喝五花茶、綠豆湯、西瓜汁、荷葉水、酸梅湯等以解暑。
另外,夏季進食冰鎮食品應適度,避免損傷脾胃。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冬病夏治:夏季補陽,能治大病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高三德提醒,雖然三伏天是一年之間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但如果不加以節制,過度納涼,過食冷飲,都容易耗傷人體陽氣。這正是“春夏養陽”的道理。
由於虛寒疾病,常常在冬季發生或者加重,而在夏季緩解或者消失。伏天氣候炎熱則腠理開疏,有利於引導伏留筋骨深處的留邪外洩,在三伏天治療虛寒疾病,非常有利於減少或者減輕冬季的病症,這正是中醫即發之時治其標,未發之時治其本之治病原則的體現。同時伏天陽氣旺盛,透過合適的中醫護理方法,可以補助不足之陽氣,起到加強衛外的作用,對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例如三伏灸。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平喘的藥物,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內伏寒邪,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在夏天治療冬天好發的疾病,以預防和減少病症在冬天發作。
高三德介紹,三伏灸主要治療兩類疾病:
一是過敏性疾病,如哮喘、反覆呼吸道感染、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
二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炎、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以及其他疾病。
如果有以上健康問題,不妨借炎夏時機,好好調理一下身體。
推薦四款小暑養生靚湯
高三德推薦了以下幾款小暑調理湯方,有需要的市民不妨按需取用。
冬瓜生地蓮子骨頭湯
材料:大骨250克,冬瓜150-200克,生地20克,扁豆50克,蓮子50克,生薑3片,鹽少許。
做法:生地洗淨裝盤待用,幹扁豆先幹炒一下待用,冬瓜清洗乾淨,帶皮切厚塊待用,蓮子去芯洗淨待用。然後準備一個煲湯的砂鍋,將豬骨、冬瓜、生地、扁豆、蓮子一同放入砂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煮90分鐘,最後下少許鹽調味,拌勻即可。
功效:在三伏天喝,能起到解暑滋陰的效果。
老鴨湯
材料:老鴨1只、水發黑木耳100克、薏米30 克(提前泡發)、姜4片、新會陳皮1/3 個 、枸杞20克(提前泡發)、 黃酒2湯匙、水3000 毫升。
做法:鴨子清洗乾淨後,鍋中放入水、蔥、姜、鴨子,火力調至中火,待水開後撇去浮沫。繼續加入黃酒,薏米,陳皮,黑木耳,火力轉至小火,煲1.5小時。出鍋前放入枸杞即可。
功效: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
葛根綠豆脊骨湯
材料:脊骨500克,葛根300克,綠豆50克,蜜棗1個,食鹽適量。
做法:脊骨洗淨,斬件,飛水。粉葛去皮,洗淨切塊;綠豆浸泡1小時,洗淨;蜜棗洗淨。將適量清水放入煲內,煮沸後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滾後改用慢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清熱解毒、醒酒除煩。特別適宜口乾口苦、溼熱洩瀉、菸酒過多、皮膚瘡毒者飲用。
蓮蓬荷葉煲雞湯
材料:老光雞1只,蓮蓬30克,荷葉20克,紅棗15克,食鹽適量。
做法:老光雞洗淨,斬件。蓮蓬、荷葉浸泡1小時,洗淨;紅棗去核,洗淨。將適量清水放入煲內,煮沸後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滾後改用慢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消暑利溼、健脾昇陽、散瘀止血。特別適宜暑熱煩渴、頭痛眩暈、水腫、食少腹脹、瀉痢、損傷淤血者飲用。
推薦兩道小暑養心茶
正值小暑節氣,時有熱浪暴雨來襲。有些老人常感到煩躁,疲乏無力,食慾減退,甚至頭暈、胸悶、噁心等,這些症狀中醫認為是“暑傷氣”。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心病科主任何皓頲介紹,由於在高溫天氣中,人體內的血流加快,汗液揮發多,心臟負荷增大,此時心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最易發生。因此,進入高溫天氣一定要注意養“心”。下面兩款小暑養心茶不妨用起來:
龍眼雙仁茶
材料:龍眼肉20克,酸棗仁、柏子仁各12克。用法:將以上3味水煎取汁,代茶飲用。每晚1劑。
功效:補血、養心、安神。
雙冬棗仁茶
材料:天冬10克,麥冬10克,酸棗仁(微炒搗碎)10克,蜂蜜30克。用法:將天冬、麥冬共制粗末,與酸棗仁一同放人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候溫,調入蜂蜜,代茶飲用。每晚1劑。
功效:養陰清熱、寧心安神。適應症:症見心悸而煩、失眠健忘、口苦咽乾、耳鳴眩暈等。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吳婉虹 通訊員 王雯玉
部分內容源自:廣州日報
插畫:瓦西里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津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