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上海持續高溫,8月15日以來,雖已進入“末伏”階段,但“秋老虎”仍然虎視眈眈。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很可能紊亂,出現產熱和散熱失衡等疾病……
還有些症狀屬於中暑?
1.先兆中暑
多汗、口渴、頭昏、頭暈、頭痛、全身疲乏、胸悶、心悸、噁心、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升高,一般不超過38℃。
這時候就應該警惕!應減少活動,到陰涼、通風處休息,並及時補充水分。
2.輕度中暑
除具有先兆中暑症狀外,同時兼有以下情況之一者:①面色潮紅、胸悶、心率加快、皮膚灼熱;②體溫在38℃以上;③有早期周圍迴圈衰竭的表現,如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四肢皮膚溼冷、多汗、脈搏細速、血壓下降等。此時應該立即停止活動,轉移至陰涼處,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必要時立即就醫。
3.重度中暑
主要有熱衰竭、熱痙孿、熱射病三種,如不及時處理,易引起全身衰竭而死亡,故應立即就醫。
①熱痙攣:出現強直性肌肉痙攣,常見於活動較多的四肢肌肉、腹部、背部肌肉的肌痙攣和收縮性疼痛。
②熱衰竭:常見於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主要表現為乏力、頭暈、頭痛、口渴、胸悶、噁心、嘔吐、心悸、多汗、呼吸增快、脈搏細速、心律失常、皮膚溼冷、暈厥、肌痙攣、血壓下降甚至休克。
③熱射病:主要表現為高熱(直腸溫度≥41℃),皮膚乾燥、劇烈頭痛、眩暈、噁心、嘔吐、灼熱、昏迷、抽搐發作、呼吸急促、心動過速、瞳孔縮小、腦膜刺激徵等,嚴重者出現休克、心力衰竭、腦水腫、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急性腎衰竭、急性重型肝炎、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多臟器功能衰竭或心搏驟停。
中暑的急救操作!!!
防暑小貼士
保證充足睡眠
做好防曬
縮短戶外工作時間,備好鹽飲料
口罩被汗水潤溼後,及時更換
多“吃苦”
中醫認為,苦味食物具有解熱去暑、提神健脾胃等功效,可清熱降火。食物中的“苦味家族”有苦瓜、萵筍、蘿蔔葉、蓮子、苦丁茶等。苦味食物偏寒,脾胃虛寒者不宜大量食用。
就近就醫,不宜高峰就診
常見病可就近在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區域醫療中心解決;前往三甲綜合醫院,可選擇下午、非週一等非高峰就診時段。慢性病複診等部分患者可藉助“網際網路醫院”足不出戶求醫問藥。
“五警惕”
警惕室內中暑:尤其是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發病初期會噁心、無力;情況嚴重時,則會出現心慌、脫水休克等症狀。宜做到:①適當喝水;②適當吃些西瓜、桃子等瓜果蔬菜,保持體內電解質平衡,營養均衡;③謹防食物中毒,冷菜、隔夜食物謹慎吃。此外,謹慎食用酒糟食物或生食,避免多因素疊加導致夏季急性胃腸道感染增加。
警惕夏日吹出“空調病”:夏季離不開空調,但仍需注意空氣流通,辦公場所、居家每天早晚至少通風一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與此同時,不要在空調風口或電扇直吹下睡覺,也別貪嘴多吃冰冷食物。空調溫度過低,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警惕心血管疾病復發:有基礎疾病老人不宜一次性大量飲水,增加心臟負擔;同樣食用水果宜適度,風溼性心臟病患者避免貪食西瓜,會加重心血管壓力。
警惕兒童意外燙傷:兒童意外傷害夏季高發,夏季衣服穿得少,皮膚暴露風險大增,尤其要當心燙傷。
警惕運動傷害:反季運動要留神。夏季運動要避開午間高溫時段,要控制運動強度,對於室內滑雪等反季運動專案,則要根據自身情況開展,以免發生運動傷害。
作者:盛慧球、蔣琰、王義輝
編輯:顧軍
責任編輯:姜澎
圖片來源:瑞金醫院供圖(除署名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