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少吃主食多吃肉,對心血管疾病是好是壞?哈佛大學的研究告訴你

由 端木泰華 釋出於 健康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資料不斷攀升,在治療和預防的同時,有一個問題是很多人都關心的,那就是飲食上應該怎麼吃。以往我們都會建議患者均衡飲食或清淡飲食,比如說多吃穀物、限制紅肉,但是現在有一個新的研究結果發現,低碳水飲食對心血管疾病有好處,這就讓很多患者搞不清楚了,少吃主食,多吃肉還有這個好處?這是真的嗎?

該研究由哈佛大學的David Ludwig教授帶領團隊進行,他們設計了兩個階段的實驗,受試者全部都是肥胖人士。

第一個階段主要是調節飲食結構,先減少攝入的熱量,讓身體逐步適應,為後期低碳水飲食做好準備。第二個階段就是正式開始,研究將持續20周,在這20周裡受試者將分為三組,分別進行低碳水、中碳水、高碳水三種飲食模式。

20周結束後檢測受試者的血液,結果發現低碳水一組的人體內的炎性細胞和膽固醇指標下降最多,而高碳水飲食一組不僅沒有下降反而還上升了。由此可見低碳水飲食可以給心血管帶來有益影響,而高碳水飲食會加速血管病變。

大家一定很疑惑,為啥少吃主食多吃肉的低碳水飲食模式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首先並不是所有的膽固醇都是壞的,其中也有“良民”,這些“良民”在人體中起著重要作用,只要我們能控制壞膽固醇的水平,就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也發現了低碳水飲食可以增加“良民”的數量,降低甘油三酯,對心臟病患者友好。

其次低碳水飲食對降低血壓有積極作用,平時吃的米飯、饅頭、麵條都是精緻高碳水,長期食用會加重胰島負擔,導致血糖升高,並損傷血管,而控制碳水就是控制血糖,血管的損傷也會減輕,血壓自然就會平穩下來。

最後是它能減少體內的炎性細胞因子,眾所周知心臟病和炎症、氧化程度過高有關,在以往的飲食習慣中,人們以為是自己吃多了脂肪才會導致血管堵塞,其實脂肪並不是真正的“兇手”,這些氧化、炎症才是堵塞的原因。低碳水飲食攝入的是優質脂肪,改變了傳統的供能模式,用脂肪來供能,這就使得人體出現炎症、氧化的機率降低了,心血管疾病風險自然也會降低。

從以上三點來看,人們在飲食中還是有一些誤解存在,但是透過研究我們又發現了一個控制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新思路,那就是低碳水飲食,當然,如果你害怕吃太多肉類會發胖,那就用魚肉、蝦肉、雞肉、橄欖油等優質脂肪來代替。

低碳水飲食是否適合其他疾病患者呢?

甲狀腺患者

該飲食模式不會損害甲狀腺功能,因為充足的肉類可以給患者帶來飽腹感,不容易飢餓,這種情況下是不會影響甲狀腺的。它還有一個好處是減重,或許可以讓你減少服藥量。

腎病患者

擔心過多的肉類會導致體內攝入過多蛋白質,從而加重腎臟疾病。除非是尿毒症患者要控制蛋白質攝入量,其他普通的腎病患者可以進行低碳水飲食。

抑鬱症患者

低碳水的情況下吃不飽會不會讓負面情緒更嚴重?答案是不會,有的患者在剛開始調整飲食時出現煩躁、心慌、乏力的症狀,是因為身體還沒有適應,等到身體逐漸適應後精神力和耐力就會有所提高,在此期間可以多喝些肉湯增加飽腹感,一般兩週後不適感會消失。

貧血、營養不良患者

有的人覺得自己的碳水類食物吃得少了,時間長了會加重貧血,甚至影響身體正常發育,其實不必擔心,因為低碳水食物的種類非常豐富,比如說雞蛋、燕麥、小麥、南瓜、香菇、櫻桃等等,離開了白米細面,用五穀雜糧照樣能吃得豐富有營養,還能幫你改善貧血、控制體重、調節便秘。

普通的上班族、學生黨也可以堅持低碳水飲食,不用擔心自己碳水吃得少而沒有足夠的能量供應給大腦思考、記憶,因為在高脂肪的狀態下產生的酮體照樣可以給大腦供能,效率甚至比葡萄糖供能更高。所以,如果你平時忙於工作沒有什麼時間減肥,不如改變飲食習慣,或許會讓你越來越瘦。

飲食和健康指標息息相關,和各種疾病也是緊密聯絡,我們對它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到底哪一種飲食模式適合自己,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如果大家想嘗試,可以先諮詢醫生,在病情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