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總想讓孩子吃到最天然、營養的食物,出於這種心理,寧可花更多的錢,也願意購買看上去更“適合”孩子的“兒童食品”。兒童醬油、兒童麵條、兒童牛排……凡是與“兒童”相關的產品,很多都被家長放入購物車,“兒童食品”也成為了“香餑餑”,在市場上比比皆是。這些打著“兒童”旗號的食品,真的更適合孩子的成長髮育嗎?
01“兒童食品”更適合兒童嗎?莫亂為高價買單
在武漢某大型商超,色彩鮮豔、造型別致的“兒童食品”散佈在食品區的各個貨架上,十分顯眼。兒童高鈣乳酪棒、兒童醬油、兒童牛排、果蔬五彩蝴蝶面、營養強化小饅頭等等,琳琅滿目,這些食品普遍在外包裝上下了不少功夫:有的形同玩具,有的設計了可愛的卡通圖案,同時還印著“純天然”“無新增”“成長助力”“寶寶首選”等字樣。現場有不少挑選、購買此類“兒童食品”的消費者。
一位武漢市民認為,一般成人食品裡有過多的新增劑、香精、色素,怕孩子吃了不健康。另外幾位武漢市民都表示在購買兒童食品時,主要是挑選包裝上備註了“兒童”字樣的產品。
武漢市民肖女士有個5歲的兒子,全家在兒子的飲食上下了很多功夫,家裡的食品大多帶“兒童”字樣。當記者問其是否對兒童食品有研究時,肖女士坦言並沒有,只是看到有兒童兩個字,就感覺買了安心。武漢市民肖女士說:“平時工作忙,也沒有時間給孩子弄營養餐,都是在超市裡面買,主要看是兒童的食品,只要沒有什麼新增劑就行了。”
像肖女士這樣的家長並不少,看到“兒童”字樣或者影象,就會加入購物車。記者在一家超市的冷凍食品區看到,一位市民就一下子買了三袋某品牌的“兒童成長營養水餃”。武漢市民李女士說:“兒童水餃我們經常買,因為上面的包裝和圖案更能吸引小孩子,小孩子也喜歡吃。”
記者注意到,這款“兒童成長營養水餃”總重量300g,一共有44個餃子,平均每個餃子只有7.1g左右。該水餃的配料為小麥粉、豬肉、胡蘿蔔汁、蝦仁、白砂糖、食用鹽、醬油、味精等,與普通水餃的配料基本相同,但價格卻比同品牌、同重量的一般水餃高出不少。即便是這樣,仍然吸引了不少家長前來購買。
某武漢市民表示,既然表明了這款是兒童水餃,那就要比一般的水餃要求要高一些,營養也要更全面一些。還有的市民表示,價格高一點都沒關係,小孩子吃的東西要健康,所有他們經常會選擇這類食品。
某商場導購員表示,週六周天帶小孩來買兒童水餃的家長很多,這款兒童水餃賣的較好。記者在商場的一款兒童醬油上看到,產品配料為水、大豆、小麥、食用鹽等,與普通醬油並無不同,甚至鈉含量比普通醬油還高,一瓶23.9元的價格,比普通醬油高出近5倍。
成人醬油和兒童醬油鈉含量對比
成人醬油和兒童醬油價格對比
而在另外一家超市,一款兒童牛排與同品牌的成人牛排,配方基本一致,但重量輕了、價格卻貴了不少。透過配料表對比,記者還發現,一些兒童乳酪棒為了迎合兒童的口感,不僅含糖量高,還添加了防腐劑。
“兒童食品”在電商平臺賣得一樣火爆。記者在電商平臺輸入關鍵詞“兒童食品”,搜尋到的商品琳琅滿目,包括麵食、甜點、香腸、乳酪棒等,其中銷量最高的商品月銷量達10萬+。此前,一項對2000多名家長進行的調查顯示,80%以上的受訪者會傾向於給孩子購買“兒童食品”。
那麼到底什麼是兒童食品?
很多家長們表示,他們並沒有認真研究和關注。某武漢市民表示,主要是看防腐劑,其它的沒有過多關注。還有武漢市民說,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主要是看食品的包裝上是否標註“兒童”、“無新增”字樣。
02兒童食品“魚龍混雜”合理飲食更靠譜
幾乎一樣的成分,僅僅靠掛上“兒童”的標籤,就能賣出更高價格,而家長們為了孩子,也願意多花錢去購買,這些看似更符合兒童需求的“兒童食品”,國家對這塊有沒有相關的標準,如何讓兒童食品“名副其實”呢?
截至今年2月,我國已制定公佈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19項,分為通用標準、產品標準、生產規範標準和檢驗方法標準四大類標準。其中,僅有針對0-3週歲嬰幼兒的配方食品、輔食和特殊醫學用途食品的食品安全標準,還沒有針對於3週歲以上兒童的特定食品安全標準分類。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的胡博士告訴記者,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兒童食品”並非食品分類,而是針對兒童營銷的食品。其火爆背後,是兒童市場的溢價高和好掙錢。與其說這些食品有益於孩子飲食健康,不如說這是一種營銷策略。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博士胡筱波說:“國家目前還沒有出臺兒童食品的標準,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兒童食品,包裝上面只是打了‘兒童’兩個字的標籤,實際上他們所使用的標準,全部都是成人標準。你看市面上有些參差不齊的兒童食品,有部分產品甚至裡面的鈉離子、防腐劑、新增劑、香精香料,實際上比成人的食品還要多一些。所以我們告誡廣大家長,媽媽們在選購食品的時候,不要看見‘兒童’兩個字,就一定覺得它是好的、是優質的、是對孩子最適宜的。”
2020年5月,中國副食流通協會發布《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從原料、感官、營養成分等方面對兒童零食進行了規範,但此標準不具有強制性。商家只能憑良心辦事,質量監管更無從談起。比起“兒童食品”,胡博士認為,家長更需要增加兒童飲食的健康知識,在選購兒童食品時,應檢視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博士胡筱波介紹,第一要注意能量不能超標;第二從配料表來說,要注意少油、少鹽、少糖;第三就是要看一下是否含有防腐劑。從油脂方面來講的話,油脂不能是反式脂肪酸,另外還要注意過敏原的問題。
胡博士說,目前所有的“兒童食品”,其實都具有很強的可替代性,可以透過日常的合理飲食和搭配進行替代。普通的食材,經過科學合理的搭配製作出來,完全能夠滿足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從理性角度來說,與其花大價錢買所謂兒童食品,或者補充各種營養素,不如讓孩子從小養成合理膳食的習慣,改掉挑食、偏食的毛病。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博士胡筱波說:“在孩子吃的東西上,我們一般可以從顏色上來區分,紅黃綠白黑。比如主食類可以吃白米、小米、蕎麥、紫薯,3歲以上兒童每週食物不少於25種,每天大概是12種左右,從紅黃綠白黑中選擇,每一種弄兩三樣就可以了。在零食攝取上,給他們新鮮的蔬菜水果,原味的牛奶、酸奶,這些都是比較好的。”
近年來,“兒童食品”健康標準的空白,也引起各界關注。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有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建議,應建立健全“兒童食品”標準體系,引導“兒童食品”產業規範發展。
有關部門也關注到“兒童食品”的健康標準問題,3月23日,中國青少年兒童健康安全食品營養標準專家研討會召開,會議重點研究推動青少年兒童身體健康營養標準的制定,擬根據青少年兒童的年齡,劃分為0到6歲、6歲到13歲、13歲到18歲幾個階段,從安全營養成分、感官、理化、微生物、汙染物以及真菌毒素等7個方面,來規範青少年兒童健康安全食品的具體要求。
你在給小孩買食物時
會優先考慮“兒童食品”嗎?
(湖北經視《經視直播》記者:祁曉菁、劉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