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寶寶長得好,這5個輔食誤區不要踩!中一個都會影響娃發育

新增輔食是寶寶從喝奶過渡到吃飯的必經階段。

輔食的新增不但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提供了一些必須的營養元素,還可以促進寶寶味覺、嗅覺的發育,鍛鍊寶寶的吞嚥功能和咀嚼功能,而咀嚼食物又會刺激寶寶牙齒的萌出和口腔肌肉的鍛鍊,涉及到寶寶日後的語言發育。

總之輔食很重要,那麼要想寶寶長得好,以下五個新增輔食的誤區一定要避免:

越早加輔食越好,食物的營養比奶豐富?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的寶寶新增輔食的開始時間為母乳餵養6個月左右,6個月前母乳是可以給寶寶提供足夠營養的。

個別寶寶如果發育快,可以適當提前,但是不能早於17周,也不要晚於26周。

要想寶寶長得好,這5個輔食誤區不要踩!中一個都會影響娃發育

早於4個月新增輔食,會增加孩子的消化道和腎臟的負擔,也有可能會增加過敏性疾病發生的機率。所以不到4個月的寶寶,一定不要新增輔食。

已經添加了輔食的寶寶,奶量也還是要保持。輔食輔食,是輔助的食物,奶仍然是1歲內寶寶的主食。比如七八個月的寶寶,每天奶量還是要有700-800毫升。

營養都在湯裡,要多喝米湯、肉湯、果汁?

很多長輩都覺得湯是很有營養的。像米湯、肉湯,寶寶太硬的東西吃不了,多喝點湯總沒有錯。

其實湯裡的營養是很少的。真正的營養在食物本身,一塊雞肉的蛋白質含量能抵20碗雞湯。而且肉湯中含有嘌呤和脂肪,絕對不是寶寶的優質輔食。

水果在變成果汁的過程中,糖分增加了,卻丟失了膳食纖維及很多營養素,起不到幫寶寶緩解便秘的作用,反而容易讓寶寶齲齒和肥胖。而且過甜的果汁也會刺激味覺,讓寶寶對水失去興趣。

給寶寶喂一肚子的湯水,不但佔地兒,營養還不夠,會影響寶寶生長的。

要想寶寶長得好,這5個輔食誤區不要踩!中一個都會影響娃發育

自制米粉更健康?

非常理解現在的父母,對加工的食品不是那麼放心,擔心有新增劑。尤其是對於小寶寶來說,家長認為無新增的食物最好,自己做的什麼都不加,才最健康。

我們以自制米粉為例,自制確實是天然無新增,但同時也有一個問題,就是營養成分比較單一,主要營養就是澱粉。而購買的米粉都會額外新增營養元素,如鐵、鋅、益生元等。

在寶寶6個月左右的時候,身體裡儲存的鐵基本就消耗掉了。這個時候一定要額外透過飲食來補充,以避免出現缺鐵性貧血。

所以我們最好給寶寶吃一些強化鐵的米粉來保障足夠的營養。營養單一的自制米粉反而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沒長牙就只能喂糊糊?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還沒長牙,不能吃顆粒狀的食物。而且現在有料理機很方便,全部給打成糊糊,這樣喂不容易噎到。

事實上即使寶寶沒長牙,他的牙床也是很堅硬的,是可以把食物磨碎的。

6到8個月是訓練孩子咀嚼能力的最好時期,8到10個月的孩子完全可以吃一些顆粒的食物,這樣不但有助於牙齒的生長,也有助於孩子鍛鍊口腔的肌肉,還可以為之後的語言發展打好基礎。

要想寶寶長得好,這5個輔食誤區不要踩!中一個都會影響娃發育

輔食沒味道寶寶不愛吃?

家長們為了寶寶能多吃兩口輔食也是操碎了心。

有的會先新增紅薯、南瓜還有水果這類帶些甜味的食物;有的會給輔食裡新增鹽等調味料,覺得這樣寶寶更容易接受。

實際上在剛新增輔食的階段,寶寶們對食物好不好吃還沒有那麼敏感。

這個階段讓寶寶多嘗試清淡的飲食,他是可以接受食物本身的味道的,也有助於營養攝入均衡,避免日後挑食的情況發生。

從營養角度來說,也不建議給1歲內的寶寶加鹽。小寶寶對鈉的需求並不高,天然食物是可以滿足的,不存在不吃鹽就沒力氣的說法。

額外新增鹽,不但會增加寶寶的肝腎負擔,養成比較重的口味,甚至還會增加以後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如果一開始讓寶寶們品嚐口味偏重的食物,再想讓寶寶接受口味清淡的食物就比較難了。

以上五個輔食新增誤區,希望家長們早知道,早避開,養出健康寶寶!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21 字。

轉載請註明: 要想寶寶長得好,這5個輔食誤區不要踩!中一個都會影響娃發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