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孩子的都知道, 小寶寶的好奇心尤其強烈,啥都得摸摸、碰碰,沒事還好,一有事可能就是大事……前幾天,接診了一名剛剛17個月大的燙傷患兒,皮都掉了,家人卻第一時間塗……醬油!
一不留神,寶寶燙傷
據瞭解,這個寶寶一直在遼寧撫順由奶奶照看,爸爸媽媽平時都在瀋陽。前幾天早上,奶奶只是去廚房盛飯的工夫,寶寶就燙傷了。
患兒媽媽:“奶奶讓孩子自己待一會兒,孩子就跑到臥室踩著凳子,夠窗臺上的保溫杯。保溫杯是奶奶剛給他倒的沸水,100℃。然後孩子的手就伸進去,拿不出來了,拿了好久才拿出來。他也沒哭,當時也沒有人發現,他後來就喊了‘哎呀 ’,奶奶就過去看見他手腕上和手面燙白了,胳膊上的皮全都掉了。”
接診醫生介紹:“來的時候是典型的三度燒傷,他的前臂到手指部位都很嚴重,腫脹很嚴重,如果不及時的救治, 就會有肢體壞死的風險,也就是截肢,會造成終身殘疾。”
耽誤治療,險截肢
情急之下,奶奶想到了用醬油塗抹緩解燙傷的方法,並把 醬油塗在了孩子的傷口上面。
之後,奶奶電話聯絡了孩子的爺爺。孩子的父母也趕緊從瀋陽趕回來,帶孩子去了撫順當地的醫院。
醫生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到瀋陽治療,也可以留在當地醫院等待手術。當時,家長決定在撫順等待手術,可是這一等,卻等來了更糟糕的情況……
患兒媽媽:“晚上的時候我和她爸爸摸他的手,手特別涼,就像不活血似的,血不流通了,我就說,別等了。”
第二天,孩子的父母帶著孩子來到瀋陽的北部戰區總醫院,但到達醫院時,距燙傷時間已經過去30個小時左右了,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莫輕信土方法
經過手術治療後, 孩子現在的情況已經穩定了,醫生介紹,孩子的燙傷情況之所以會造成這麼嚴重,是因為燙傷時第一時間的錯誤處理辦法。
醫生介紹,小孩的皮膚都比較薄嫩,一旦燙傷之後一般都會損傷皮膚的全層。醬油抹創面只會造成更深的損傷,而且影響醫生對創面的判斷。
臨床上, 遇到用“民間土辦法”來處理燙傷造成延誤病情的例子比比皆是。嬰幼兒由於好奇心強,神經系統發育未完善,正是燒燙傷的高發期,所以學會應急處理辦法至關重要。
燙傷處理,記住五個字
醫生介紹,燙傷後處理的“五字真言”。
1. 衝
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洗至少15分鐘或至疼痛明顯緩解,讓引起燙傷的熱量被完全帶走,這是燙傷急救最最關鍵的第一步,目的是中和餘熱,儘可能減輕損傷。
2. 脫
在衝夠時間後,再輕輕脫下患處的衣服。及時脫去衣服可以避免餘熱的持續損傷,脫下有困難時可用剪刀剪開衣服。但 如果衣物已經嚴重粘連,就不要硬脫,否則可能會連皮帶肉一起撕下來,這時只需輕輕地把患處周圍的衣服剪開即可。
3. 泡
經過了前兩步的處理,用一盆冷水浸泡約30分鐘,記住只用涼水就可以了,不要用冰塊。冰敷因為溫度太低,會導致創面下血管強烈收縮,不利於恢復。
4. 蓋
用清潔敷料覆蓋以保護創面。可以找乾淨的毛巾,手帕,繃帶均可。千萬別亂抹東西,會增加清創難度,增加皮膚損害的風險,影響醫生對創面的正確判斷。
5. 送
上面四個字做完之後,就該送醫院診治了。
香灰、牙膏....這些方法不靠譜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醫生如何點評民間八大土法——
1
香灰、爐灰
這是門診最常見的土法,香灰和爐灰經高溫燒成,雖然比泥土相對乾淨,但它也有危害。 燙傷一大禁忌就是用粉狀物敷在患處,燙傷都是有液體滲出的,和粉狀物結合會融成痂皮,影響創面癒合,甚至會引發全身感染。
2
牙膏
有區域性清涼作用,但其實 並沒有冷卻作用,沒有證據表明使用牙膏對創口恢復有好處。
3
醬油、醋
對於創面的癒合效果與自來水沖洗相同,但不排除伴有刺激性的可能,且無法長時間沖洗。
4
食鹽
傷口上撒鹽不疼嗎?而且沒有任何好處,甚至可能引起創面高滲導致組織 細胞脫水。
5
白糖
有一種觀點認為,白糖融化後的粘稠狀物質可以保護創面,但並不作為常規處理的推薦方法。
6
酒精
是有殺菌消毒作用,但是 刺激性太強,不適用於創面的處理。
7
蘆薈膠
對創口確實有一定的 保護安撫作用,可以使用,但不要誇大其效果,蘆薈膠在降低疤痕發生率和色素沉澱率方面並沒有醫學上的專業考證。
8
風油精
含有酒精成分,參考第6條。
關於科學矯正近視,很多家長存在誤區。透過今天專家們給大家的介紹,知道該怎麼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