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學霸考上了重點大學,整理自己用過的筆芯,整整一大桶,有上千支筆芯。
01
寶媽們看見曬圖後,馬上酸了:“優秀的孩子都是人家的,我家孩子買筆的錢是沒少花,可考試成績卻沒好到哪裡去,真跟人家娃沒法比!”
更有寶媽曬出,自家兒子一個學年的文具清單:3支鋼筆,費用100元;圓珠筆100支,費用100元;橡皮擦30塊,費用150元。格尺5把,費用5元;塗改液10支,費用180元。
寶媽還補充說:“孩子買塗改液,買的都是中高檔貨,一個就要18元錢。橡皮擦總愛丟,他還偏愛買5元一塊的,便宜的都不買,嫌棄上面圖案不好看。”
寶媽們的吐槽,意思很集中:“太燒錢了”、“孩子是吃橡皮的吧”、“家家都有個小敗家子”、“供孩子上學就是費錢”。
文具是孩子們上學的必備品,孩子學習考試寫作業,處處都要用到。
可惜有些孩子用文具,確實有點太費錢了,“燒錢”的感覺爆棚。
小文具大浪費,買得勤丟得快,家長很無奈:太“燒錢”了!
開學一個月,孩子買圓珠筆花了300元,寶媽怒問:筆都哪去了?
小明上小學了,新學期才開學,寶媽拿了500元錢,給他買了一整套文具,從書包到橡皮擦全部齊全。
可是,在月底時,寶媽總結賬本驚訝地發現,小明這一個月買圓珠筆的錢,花了高達300元錢。寶媽很疑惑,生氣地問兒子:“筆都哪去了?”
結果,小明支吾著回答媽媽:“有的借給同學,他們就不還給我了。有的丟了,根本找不到了。還有的才用了幾天,就斷油了。有些質量不行,裡面的圓珠子滑走了,沒法用了。”
看著兒子委屈的模樣,寶媽也挺心疼,只好認了,寶媽又給兒子拿了10塊錢買圓珠筆。沒辦法,孩子上學就這樣,圓珠筆用得很費。
02
孩子最“燒錢”的3種文具,不買不行,尤其是第二種
1.塗改液
孩子寫錯字了,寫竄行了,就要用塗改液抹掉重新寫。
貌似挺方便,但很可惜,塗改液小瓶子的容量很小,用不了多少次就沒了液體。除去同學借用幾次,再自用幾回,很快就要換新了。
市面上普通的塗改液,最低也要1元一瓶,貴些大容量的品牌貨,價格高到80元左右,真心不便宜。
有些家長感覺,供孩子上學不容易,有的文具很“吃錢”,太浪費錢了,可又不得不買給孩子,家長也很無奈。
2.橡皮
橡皮本身不貴,可有的孩子手欠,總愛在上面扎窟窿。扎稀巴爛,橡皮一破碎,就要買新的用了。
另外,橡皮本身體積就小,孩子用完要是不隨手裝進文具盒裡,很容易就會找不到了。
更重要的是,在所有的文具裡面,橡皮被孩子借用的機率極高,就算買得勤,也會丟得更快些。
但是,不買又不行,這是必備文具。
3.圓珠筆
比起鋼筆,孩子們更喜歡用圓珠筆,不需要吸墨水,省事得多。這種筆寫字很順滑,寫字速度快,價格也很便宜。
可惜,筆雖好用,但卻不練字,還蠻費錢。孩子們有時候用到一半,筆芯斷油,就要換筆了。或是用著用著,筆丟了,就要買新筆了。這樣會造成原材料的塑膠浪費,給環境帶來汙染。
替代圓珠筆,不妨用鉛筆、中性筆、鋼筆,都還不錯,能省點錢,不用買得那麼勤了。
03
避免孩子浪費錢,給孩子買低價文具,可行嗎?
小孩子不懂仔細,有點費文具,家長可能會覺得“吃錢”。但是,家長千萬別過度心疼錢了,要避免給孩子買低價文具用品。
以圓珠筆舉例,很多低價圓珠筆自帶香味。而這種香味雖然不是百分百有毒,但有些劣質品中卻添加了香料和芳香劑,含有苯、汞等有害物質。
小孩子好奇心重,聞著好聞,在無趣時就會拿著聞。次數多了,孩子容易頭疼噁心,對孩子身體危害大,還是不建議家長給孩子買這種帶氣味的且低質的“文具”。
給孩子買文具,還是要看質量,挑選大品牌的產品。少買低價品,就可以避免給孩子買到質量不合格的文具。
其實一學期下來,如果孩子節約用,不亂丟的話,文具的費用還是不會超支的。
04
所以培養孩子節約和愛惜文具,是家長重中之重。
我家孩子讀小學了,但平常買的鉛筆和橡皮、卷筆刀最多,因為他有亂丟東西的習慣,所以每次一到用的時候就找不到了,又得重新買。
後來我重新給他做了規劃,孩子亂丟文具的習慣改許多了。
①每次買文具只買少量的,不會一學期一學期買,最好以一個月的量來購買文具。
孩子對於多的東西,自然不會那麼珍惜,買了一個學期的量也是浪費了,就是上文中所說的小明一樣,才一個月就又要重新買筆了。
如果家長少量購買,並且規定一個月只買一次,那麼孩子會格外珍惜文具,不會出現亂丟、亂扔和“借同學不催還”的情況。
②設立關於文具使用的獎懲機制。
這個對於小學的孩子尤其重要,因為此時的孩子心性不成熟,極容易丟少落四,不珍惜、愛護文具和書籍的話,都會對孩子今後的學習習慣造成影響,所以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定下規矩,如果孩子愛護好了自己的文具有什麼獎勵,而丟失文具了會有什麼樣的處罰。
當然這個主要是培養孩子的習慣,家長可與孩子商量好獎懲機制,不可“一刀切”。
像我們家就是如果孩子一個月沒有沒有亂丟玩具,就可以得到個小積木盒;如果孩子依舊“丟三落四”的話,他就要負責給我們捶背一個月。
其實文具花錢多與少,相信家長不會太在乎,重要的是培養出孩子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