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將來到底有沒有出息,衡量以下因素後,父母心裡就有底了

文|秘籍君

估計不少父母在孩子剛出生時,想著孩子健康長大就好。但等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就開始琢磨自家娃是不是塊學習的料,將來有沒有出息了。為此碰到類似文章或者說法,總想要對號入座一下,看自家娃是否符合標準。

其實,像那些文章裡講的自制力、專注力、抗挫力之類的,只是孩子品質的一部分,還真決定不了孩子的將來。能看出孩子有沒有出息的,其實是父母現在的狀態。畢竟孩子的成長除了天生性格外,後天環境對他的影響也相當多。而這個後天環境裡,家庭環境佔比十分大。

自家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嗎?父母衡量以下因素,心裡就有底了。

孩子將來到底有沒有出息,衡量以下因素後,父母心裡就有底了

心理學家阿瑟.詹森提出,人的智力80%是遺傳的結果。就算是一些比較中庸的理論也認為,遺傳對智力也有50-70%的影響。學前教育專家錢志亮教授曾在講座上風趣地說,如果孩子學習成績特別差,父母也別急著打罵,想一想自己上學時成績怎麼樣,多半也強不到哪兒去。這裡說的也是遺傳對智力起的作用。

雖說後天環境也能影響人,但先天基因的影響不可小覷。因此,如果父母智力中等,就要做好孩子也是普通人的預期,不要一心把自家娃當天才。

孩子將來到底有沒有出息,衡量以下因素後,父母心裡就有底了

那就要看一下父母的性格如何了。如果父母本身屬於特宅體質,不愛交際,同時情緒控制能力差,總是以“真性情”示人,那麼自家娃一不順心就大吵大鬧,也別覺得洩氣。畢竟,孩子的性格中,有很大一部分也來自父母的遺傳。

孩子將來到底有沒有出息,衡量以下因素後,父母心裡就有底了

很多時候,父母指望孩子有出息,其實是希望孩子能夠超越自己,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將來的樣子,就是父母現在的樣子。

1964年,英國一家公司拍攝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紀錄片。他們挑選了十四個孩子,從孩子7歲開始跟拍,一直拍到這些孩子56歲。最後得出一殘酷結論:多數孩子將來處在和父母同樣的階層。想要逆襲跨越階層?很難。單是保持在同一階層不往下落就很不易了。

這說明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僅僅體現在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投資上,還有父母眼界、認知能力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將來到底有沒有出息,衡量以下因素後,父母心裡就有底了

父母身處某一階層,就會自覺不自覺地用這一階層的思維模式、人脈圈子和處事模式來應對現實,孩子從中耳濡目染,也大機率會活成父母的樣子。

因此,父母對照自己目前現狀,大體可知道孩子將來會是什麼樣子。如果父母對孩子目前的表現不滿意,先別費心力去鞭策孩子了,想想自己有沒有提高空間。雞娃不如雞自己,這才是教育真理。

孩子將來到底有沒有出息,衡量以下因素後,父母心裡就有底了

也許父母們會覺得絕望,難道孩子一生下來就註定會是什麼樣嗎?這中間就沒有我們努力的空間了?也不是。

《人生七年》紀錄片裡,只有一位叫尼克的孩子從農村出身逆襲,考上了牛津大學,之後以理論物理學家的身份在美國大學獲得終身教職。面對他人的稱讚,他說自己“只不過是考上了個大學而已”。但這足以說明,教育對於突破階層的重要性。

孩子將來到底有沒有出息,衡量以下因素後,父母心裡就有底了

家裡條件一般或較差的父母,只要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足夠,孩子依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重視孩子的教育,不光是要捨得在教育上投資,還要投對地方,同時關注孩子的品格培養。

孩子將來到底有沒有出息,衡量以下因素後,父母心裡就有底了

不少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不自覺地開始搞“軍備競賽”。看到別人家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自己也要報,看到有文章推銷某種玩具就要趕緊買,因為對開發孩子智力有幫助,整個人焦慮得不行,生怕孩子因為自己的不小心會落於人後。

對照以上因素後,孩子將來是什麼樣,父母心裡會得出大致輪廓,焦慮感也會大大減少。曾有位教育家說,我們終究要承認,自己的孩子不過是個普通孩子,這雖然讓人沮喪,卻是事實。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69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將來到底有沒有出息,衡量以下因素後,父母心裡就有底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