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寶貝,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
(娃)“你給我玩一會兒手機,我就起床!”
(爸媽)“乖乖,吃完再玩好不好?”
(娃)“你獎勵我一根棒棒糖,我就乖乖吃飯!”
(爸媽)“寶寶,講完這個故事就要睡覺了哦。”
(娃)“不行,再講2個故事,我才睡!”
……
這些對話,是不是特別熟悉?像極了我們家裡那個總是跟你“討價還價”的熊孩子。
甚至在有些家庭,孩子討價還價的現象還不限於此,寫作業、穿衣服、吃零食……總之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跟家長講條件的。
你不同意?就磨磨蹭蹭不行動,更有甚者撒潑打滾來威脅,分分鐘讓家長腦袋瓜裂開。
是拒絕還是妥協,家長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一味拒絕會讓孩子變得怯懦、無主見;一味妥協會讓孩子變得自私、驕縱。
面對討價還價的孩子,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吃完飯,就給你吃零食;做完作業,就給你玩手機;練完鋼琴,就給你買冰淇淋;考試考一百分,就帶你去遊樂園……這些話,相信很多家長都說過。
家長為什麼喜歡這樣說呢?因為非常有效。只要條件符合孩子的預期,他們馬上就會乖乖聽話。
當我們放棄了自己的原則,給出了承諾,以物質利益的方式誘導孩子,當談條件變成習慣後,孩子的規則意識也會變得淡薄。
我們嘴上和孩子講規則,行動上卻用條件做交換,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抓住父母的漏洞,將“討價還價”運用在我們身上。
《遊戲力》一書中提過:“讓孩子獲得掌握感,有助於他們變得更自信”。
很多父母喜歡在孩子面前建立權威,覺得我是父母,孩子就應該什麼都聽我的。但其實讓孩子獲得掌握感,有一定的自主決定權,比利用權威更有效。
吃幾碗飯,什麼時候學習,看什麼書,和什麼人玩……都由父母說了算,孩子就成了執行任務的機器。
但孩子的內心其實是排斥的,不過礙於父母的權威,又不得不去做,討價還價就成為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
這樣,既能達到拖延的效果,還能撈到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不妨在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讓他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比如讓他們決定什麼時候做作業,什麼時候看書,什麼時候看電視……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讓他獲得掌握感,而不是被動接受。
有時候,明明和孩子一起制定了規則,但孩子還是出爾反爾,討價還價。
一個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說自家孩子特別喜歡玩手機。每次玩手機時,各種軟磨硬泡,嘴裡保證只玩20分鐘,結果每次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依然不願意把手機還回來,總說再玩五分鐘,結果是一個五分鐘又一個五分鐘。如果強行搶過來,就是各種撒潑打滾。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溫柔且堅定地拒絕孩子的要求。規則是一起制定的,當然要一起遵守。當你的語氣足夠溫和,當你的態度足夠堅定,在氣勢上孩子就敗下陣來了。
孩子討價還價的行為,也是一種試探行為,想看看父母的底線在哪裡,態度怎麼樣?一旦摸清底線,就有了和父母談條件的資本。
在一定程度上,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行為。
孩子之所以和我們討價還價,往往是因為沒有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因為結果只有一個,而且還不是自己所期待的,於是就出現了討價還價。
所以不如給孩子幾個選項,讓孩子自主選擇,並迅速做好決定。
比如是先做作業還是先練琴,是玩15分鐘的遊戲,還是玩20分鐘,是穿紅裙子還是穿運動衣……這樣孩子就很容易做決定,也更容易執行。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育兒之路就像升級打怪,解決了這個問題,又得面對下一個問題。所以面對孩子的討價還價,家長不要心急,擺正態度,正確引導,幫助孩子在“討價還價”中得到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