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說過:女人生過孩子後,才算完整。
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女性以母愛戰勝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事例數不勝數,懷孕生子對於正常人來說,都是一場艱鉅的挑戰,對於有些“特殊”的女性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比如“無腿媽媽”呂娟。
還記得5年前的“無腿媽媽”嗎?堅持做試管生下雙胞胎,現狀感慨
呂娟在15歲花季年齡,在上學途中遭遇一場車禍,失去了雙腿和大部分骨盆,歷經數年,才走出殘疾的陰霾,重新走進社會,開始自強自立的新生活。
後來有幸遇到自己的丈夫,彼此惺惺相惜、互相尊重,組建起幸福的小家庭,婚後的幸福生活,讓她渴望擁有孩子,使自己和丈夫能夠成為父親和母親。
可因骨盆嚴重受損,根本無法正常受孕,經過諮詢得知,透過試管嬰兒手術,才能受孕,為了湊夠手術費用,她和丈夫每天工作16個小時歷經5年,才走進醫院。
在成功懷上雙胞胎後,孕期又要面對子癇前期、妊娠高血壓、大出血等種種困難,在懷孕7個月時,再次大出血,不得不提前生產。
如今五年過去了,呂娟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兩個兒子非常懂事,懂得幫助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說出:我們就是媽媽的腿。
呂娟成為母親後也變得更加堅強,透過直播等,在努力地工作和生活。
“無腿媽媽”以命搏子引爭議:這種情況該不該要孩子?網友眾說紛紜
對於呂娟搏命生子的這種行為,網友們形成立場鮮明的兩種觀點。
網友@北北:偉大的媽媽!
網友@白菜菜:我媽媽是個聾啞人,在我成長過程中,就被人嘲笑看不起。
網友@茉莉花:我覺得她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事情,就是生下這兩個孩子。
網友@小希希:雖然了不起,但是還是不建議要孩子,負擔太重而且也不會給孩子優質的教育。
也有理性的網友,提出了這兩個寶寶,在將來要面對的問題:
01外部的偏見。在孩子上學後,周圍小朋友和老師的反應,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的孩子可能會以此,來羞辱兩個寶寶,大多數殘疾人家庭的孩子,都會出現自卑等問題。
02內部的壓力。從小被灌輸要懂事、幫著父母等觀念,這樣孩子從小就會有很大的壓力,對家庭有很深的責任感。父母上了年紀後,孩子來面對的負擔更重。
家庭條件存在“缺陷”,父母該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不自卑
一、面對事實,不逃避
有的父母不會溝通,或者因為原生家庭不好,自己也非常自卑,避免和孩子討論這個話題。而孩子在懵懂狀態下,很容易被外界的資訊所誤導,會變得非常小心翼翼,從來不敢和外面的人,說出自己的家庭狀況。
父母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說出家裡的情況,雖然和其他家庭可能不一樣,但對孩子的愛還是一樣的。
二、正確認識,不自卑
人沒有完美的,有的可能表現出來,有的可能不易被察覺,有的父母可能是殘疾者,身體的殘疾不等於心靈的殘疾。
可以告訴孩子,雖然我們看起來和別人不同,但每個人都值得去尊重,不能以外表來斷定好壞;自己未來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是由自己來決定,而不是父母或者他人。
三、樹立榜樣,不妥協
努力地工作和生活,給孩子樹立起,積極、樂觀、堅強的榜樣,不隨意向命運和他人妥協,讓孩子從實際生活中,體會到父母的不易。
透過示範,讓孩子從小有不屈從命運、奮鬥、拼搏的勁頭,有的原生家庭並不好的孩子,反而更出色,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父母自強不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