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能“高中”?千萬別讓考生這樣吃!

又是一年高考時,

備考大軍中流傳著

“高考吃粽,一定高中”

的助考“寶典”。

於是,美味又寓意吉祥的粽子

成了很多家長給孩子首選的食物。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孫剛提醒,考前吃粽子搏個好彩頭無可厚非,但是吃錯了反而影響脾胃等健康,影響正常發揮。

吃粽能“高中”?千萬別讓考生這樣吃!

粽子營養寓意好 吃對方法更重要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孫剛介紹說,粽子的主料糯米是營養豐富的食材,中醫認為具有補脾胃,益肺氣等功效。但是食用不宜過多,也不宜吃涼粽。糯米食品冷了以後,澱粉分子會增大,導致難以消化,讓人容易感覺腹脹。吃粽子時最好搭配一些蔬菜,這樣可增加纖維素的攝入,促進粽子的消化。

雖然粽子被賦予“高中”的寓意,也不是多多益善,不要一次吃得太多,也不要空腹吃。因為糯米黏度高,不易消化,夜間人體消化功能減退,所以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此外,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和豬油粽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者不宜多吃。消化系統疾病患者也要少吃。含糖量比較高的紅棗粽、豆沙粽等,糖尿病患者最好敬而遠之。

考生飲食這四個誤區要避免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孫剛提醒廣大考生家長,考生飲食的四個誤區要注意儘量避免。

誤區一、為了增加花樣和營養改變孩子飲食習慣。很多家長在為考生做菜的時候,為了變換花樣,增加營養會嘗試一些考生之前沒有吃過的菜餚或者主食,改變了考生的飲食習慣,這種方法在短時期內並不奏效,還可能讓孩子腸道不耐受,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出現過敏。因此,家長應該尊重孩子平時的飲食習慣,不要一味追求花樣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誤區二、服用營養品來增加營養。很多家長覺得光吃飯菜還不夠營養,希望孩子服用營養品來立竿見影。但是,很多保健品聲稱的功能屬於過度包裝、過度宣傳,效果也因人而異。濫用保健品可能會導致不吸收、腹脹腹瀉等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傷害肝腎功能,考生及父母不宜盲目服用。

誤區三、怕熱貪涼。由於中高考期間天氣開始變得炎熱,很多考生喜歡吃冷飲、涼拌菜、冰鎮的西瓜等食物,但是這樣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尤其是進出空調房間,切忌不宜貪涼,可能會導致空調病,出現鼻塞、頭昏、乏力等症狀。

誤區四、食物只重視營養忽略了均衡。由於考前複習緊張,腦力消耗較大,不少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良,於是不惜整天大魚大肉。實際上這樣高營養的大量進食反而容易造成腸胃疲勞,食物在腸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腦內血液相對供氧減少,會思維不敏捷,影響複習和考試。建議家長們要注意均衡飲食,不要刻意給孩子吃太多高營養、高熱量的食物。

端午節為何吃粽子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製作工序是以箬葉裹米,形如三角,蒸煮熟之,在《太平御覽》中曾有這樣的記述:“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像也。”

魏晉時期,周處所撰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中,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後,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於水中祭弔的事。

到了唐宋時代,粽子四季出現於市場。長安有專門製作粽子的店,技藝相當高。當時粽子餡已有多種果仁,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

到了宋代,就有“艾香粽子”,艾葉浸米裹成。陸游的“盤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將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

明弘治年間,就用蘆葉裹粽子,粽餡更多了,有蜜糖、豆沙、豬肉、松仁、棗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間,林蘭痴《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條,這種粽子流傳至今。

來源 |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招考部落是揚子晚報官方教育內容釋出平臺,是揚子晚報教育記者團隊為您打造的升學服務平臺,從上小學到升初中,從中考到高考、考研,我們不僅為您提供最新最快最權威的資訊,還將為您設計最貼心最專業的服務。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招考部落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20 字。

轉載請註明: 吃粽能“高中”?千萬別讓考生這樣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