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寶3歲了還用尿不溼,這究竟是方便了,還是養成了一個壞習慣?

由 鹹春葉 釋出於 健康

文/蘭媽談育兒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表姐小翠帶著兒子熙熙和我一起到大姑家做客,因為那一天是我們爺爺的70歲生日,在一整天的鬧雜裡小孩子們的頑皮上躥下跳,也為家裡面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不過熙熙因為帶尿不溼的原因被同伴們嘲笑,還被吐槽帶尿不溼太臭了……

當熙熙哭著到小翠面前告狀時,周圍也響起了很多“都3歲了,還帶尿不溼”的嘲笑口氣,甚至還有很多成年人說“熙熙好醜哦,都3歲了還帶尿不溼”,儘管小翠非常不悅大家的左一句、右一句,但離不開尿不溼的小翠和熙熙這是事實,也是生活當中的一大發愁。

當天晚上,因為熙熙拒絕用尿不溼的原因,把大姑家的床尿了個浸透,儘管第二天大姑非常開明地說“沒事,孩子尿床很正常”,但小翠的內心深處還是感到尷尬無疑,最重要的是熙熙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吵著鬧著要回家,明明是一次熱熱鬧鬧的親友團聚一刻,最終因為熙熙尿床的事情早早地就回了家。

寶寶3歲了還用尿不溼,這究竟是方便了,還是養成了一個壞習慣?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影響孩子自尊心的壞習慣!

小孩子尿床很正常,但過度依賴尿不溼導致的尿床就要引起家長們都注意了,實際上若我們用心去了解孩子,你會發現小朋友們進入3歲之後就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自尊心,他們害怕被嘲笑、也害怕自己經常有某些事情做不好,他們極力上進又怕遇到困難……

3歲了還在用尿不溼的孩子也同是如此,他們在意別人的眼光看法、同時又對尿不溼的依賴一時無法適應,這個時候家長們幫助孩子戒掉用尿不溼的習慣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都說好習慣難形成壞習慣好養、而這句話也同樣非空穴來風,想要三歲多的小寶寶戒掉帶尿不溼的習慣,那麼就需要從多方面的技巧方法開始著手了。

比如以下幾種:

1、和孩子商量戒掉尿不溼這件事情

幫助三歲多的小朋友戒掉尿不溼,實際上比一、兩歲的小朋友要更輕鬆簡單一些,首先三歲多的小朋友他們有了自己的自尊心、主見,還包括判斷事物的小小能力,就拿上文所說的熙熙小朋友,他在白日裡被嘲笑帶尿不溼之後會惱羞、也拒絕帶尿不溼,這一點實際上就是孩子的自尊心在發揮了作用,潛意識裡也認清了“大朋友不需要帶尿不溼的事實”。

如果小朋友已經在第三方那裡被嘲笑過,我們就直接告訴孩子“沒關係,爸爸(媽媽)相信你戒掉尿不溼之後一定會讓大家刮目相看”,如果小朋友還沒有意識到用尿不溼這件事情的負面影響,我們也可以把上文熙熙的故事講給孩子聽,以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說法去影響孩子,相信小朋友明瞭之後一定會配合家長用心戒掉尿不溼。

2、前三天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戒癮鬧鐘”

和孩子商量下戒掉尿不溼的計劃,雖然整個開頭看起來很順利、也很簡單,但過程卻未必可以草草了事,三歲多的小朋友還在用尿不溼,這說明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對尿不溼有著很大的依賴性,有的時候孩子沒有用尿不溼可能就會形成生理排洩方面的困難,比如適應不了馬桶、晚上起夜怕黑就索性尿了床等等。

在孩子戒掉尿不溼的這個日程計劃裡,剛開始的3天時間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戒癮鬧鐘”,在孩子可能有生理需求的間隔時間裡提醒孩子上廁所包括半夜起夜的習慣,另外剛開始的幾天裡戒掉一個習慣肯定會不適應,很多孩子就出現尿床的情況,這個時候即便是孩子尿床了也要假裝不知道,悄悄地把被褥曬乾保留孩子的自尊心。

3、從本質上減少孩子的生理排洩所需

不管什麼癮、“養”起來容易“戒”起來難,除了提前跟孩子打好戒癮的預防針、當好孩子頭三天的鬧鐘之外,從本質上控制孩子的生理需求也是在幫孩子更好地適應一個新習慣,比如在晚膳之後還需要注意不要給孩子喝太多水,當孩子慢慢適應脫掉尿不溼的日子之後,再根據孩子的意願少量喝水保證人體所需量。

除了幫助、鼓勵孩子戒掉尿不溼之外,我們還需要從孩子的內心掃平障礙,告訴孩子“讓你養成用尿不溼習慣是爸爸媽媽的錯,怪爸爸媽媽沒有及時把習慣調整好”,再用一句“你願意幫助爸爸媽媽改掉這個壞習慣嗎?”的需求口吻,相信孩子在動之以理裡一定可以接受這份雙向性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