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提出4大“請求”時,家長不要輕易拒絕,不然可能會毀了孩子

由 希學英 釋出於 健康

我們身邊會有很多形形色色性格迥異的孩子,有的孩子特別討人喜歡,他們講文明,懂禮貌,和他人交流的時候總是一副彬彬有禮的模樣,但有的孩子講話卻非常的粗俗,言行舉止也都不夠文雅,儼然就是我們眼裡的熊孩子。為什麼同樣是孩子,可是彼此間的差別如此大呢?其實原因並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父母身上。

正如很多人經常說的,每一個熊孩子後面必然有一個熊父母,父母的教育方式將直接決定著孩子的成長。三歲的浩浩特別希望父母能陪自己一起玩,因為平時父母工作都特別忙,只有週末能夠有時間在家裡,可是即便這個時候浩浩找他們,父母也都會有些不耐煩。

他們有時會抱著手機,有時會躺在床上,明明沒有任何事情,卻總是吝嗇的把自己的時間分一點給孩子,這自然會讓孩子覺得非常失落,甚至覺得父母已經不再關心自己。漸漸的父母發現浩浩變得越來越沉默,他們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妥,開始想要主動陪孩子一起玩。但是此時浩浩已經不願意接納父母,與其說他已經習慣了自己一個人玩,不如說他對父母已經感到失望,甚至會有意識的逃避父母,使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

1、要求父母陪自己玩相信很多孩子都和浩浩一樣,希望父母能夠多抽出時間陪自己。但是同樣也會有很多父母和浩浩的父母一樣,他們寧願玩手機,也不願意陪孩子。也許在父母看來,別人家的孩子都能自己一個人玩,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就不行呢?所以拒絕孩子,便成為了父母的理所當然。我們當然認可父母需要有自己的時間,他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前提必須是做好對孩子的陪伴,哪怕只是短短的10分鐘20分鐘,只要能夠放下手機,對孩子而言就是足夠讓他們開心的事情。

2、問父母要錢很多父母為了孩子自己要錢時,第1個反應就是生氣,他們根本不願意和孩子溝通。只是想當然的認為孩子拿錢是去玩遊戲或者買零食,總之不會做什麼好事,所以會拒絕孩子,甚至責罵孩子。但有時還是隻是想買他們自己喜歡的書籍,或者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當孩子的這些意願被父母一次又一次的無視時,他們就會記恨父母,認為父母對自己太過吝嗇。所以弄清孩子為什麼要錢,然後再決定是否給孩子錢,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3、要求父母再說一次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場景,自己對著孩子說話,可是孩子卻不理不睬。這時父母當然會惱火,所以當孩子回過神來,要求父母再說一次的時候,他們就會狠狠的詢問孩子耳朵到哪裡去了,腦子又到哪裡出差了,甚至會用更難聽的語言去教訓孩子。其實孩子的注意力本來就很難長時間的集中,特別當他們沉浸在遊戲中的時候,更是有可能忽略父母說的話。所以父母應該對孩子有一點耐心,這樣才會讓孩子願意和父母溝通,有利於促進親子關係的發展。

4、請父母解答疑惑孩子的思維是天馬行空的,他們總是會有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在腦海裡冒出,但是他們的能力又決定了他們無法自己找出答案。所以這時他們會求助父母,希望父母能夠解答他們的疑惑,讓他們心中的小謎團真正開啟。但是很多父母卻會覺得孩子的問題很幼稚,他們會直接告訴孩子不知道,不願意把太多的時間花在這些無聊的事。這樣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重視自己,甚至覺得父母沒有權威。只有真正的配合孩子,解答他們的疑惑,才能讓孩子更聰明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