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庭教育 助力孩子健康成長——來自四個國家的採訪報道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良好的家庭教育 助力孩子健康成長——來自四個國家的採訪報道

疫情防控期間,德國柏林的一對母子在家中遠端上班和學習。

影像中國

良好的家庭教育 助力孩子健康成長——來自四個國家的採訪報道

義大利羅馬,家長帶著孩子在公園玩耍。

本報記者 謝亞宏攝

良好的家庭教育 助力孩子健康成長——來自四個國家的採訪報道

索菲亞和媽媽一起參加滑雪運動。

受訪者供圖

良好的家庭教育 助力孩子健康成長——來自四個國家的採訪報道

在新加坡一家購物中心,家長陪同孩子在遊戲體驗館做遊戲。

影像中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重視教育引導,加強親子陪伴,制定政策法規,成立專門機構,協調學校和社會力量……許多國家透過家庭、學校、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對家庭教育進行規範、指導和支援,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各方面有利條件

“對孩子的興趣愛好要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本報記者 謝亞宏

米凱萊是義大利羅馬一所高中的歷史哲學老師,他12歲的女兒剛升入中學。當記者聯絡採訪時,他正利用新年假期帶女兒在佛羅倫薩遊覽。“我每年都會抽時間和女兒去旅行幾次,除了給她講述國家歷史,也希望藉此增進親子關係。”他說。

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的義大利有著重視家庭的傳統。在家庭教育方面,義大利誕生了蒙臺梭利、《愛的教育》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教育家和著作,以及強調父母積極參與兒童成長過程的教育理念。

“我的妻子也是老師,我們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女兒最近剛升學,進入了新環境,我們很關注她的心理變化。當女兒主動交流成長中遇到的困惑時,我們會耐心解答。”米凱萊說。

隨著時代的變化,只包括父母子女的“核心家庭”模式逐漸增多,不過在義大利尤其是其南部地區,包括旁系親屬在內的家族仍被視作個人重要的人際關係圈。米凱萊認為自己家就屬於傳統的義大利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平等而和睦。米凱萊的母親每週會來家裡探望兩三次,“我們很高興她能過來幫忙照看孫女,祖孫關係很好。我和母親也會在家庭問題上經常溝通,雖然意見並非總是一致。”米凱萊說。

受同學影響,女兒最近迷上了流行小說和漫畫,總是手不釋卷。米凱萊對此有些煩惱:“說實話,我是不贊成的,希望她多看一些嚴肅文學和歷史類書籍。但我父母卻和我說,‘米凱萊,你忘了你小時候對汽車多麼著迷嗎?你把自己所有零花錢都用在買汽車雜誌和模型上,我們可沒有阻止你’。因此我也想通了,對孩子的興趣愛好要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在義大利,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責任不僅出於文化傳統,也是法律的明文規定。現行《義大利民法典》第一編就以“人與家庭”命名,對婚姻和父母子女關係、兒童權益、父母的監護職能等作出具體界定。針對父母子女關係,《義大利民法典》規定父母有經濟撫養、培養與教育三項義務,並指出父母在履行培養教育義務時必須尊重子女所表達的意願。如果父母拒絕履行經濟撫養義務,嚴重者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在育兒假方面,義大利法律規定,父母在兒童8歲以前有權共同或單獨休育兒假,假期總長度為10個月,休假期間的津貼一般為正常工資的30%。如果父親連續休3個月育兒假,可以獲得額外1個月育兒假的獎勵,以鼓勵父親多休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義大利社會保障機構頒佈規定,允許無法遠端辦公的小學低年級學生父母申請額外育兒假。

義大利的學校很注重與家庭間的互動。家長可以開會討論有關學校或孩子就讀班級的一般性問題,並向老師乃至校長提出建議;進入中學後,家長、學生和學校還需要簽署一份共同責任教育協議,規定三方共有並承諾尊重的行為原則,以促進相互信任、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學術和人生道路。

儘管傾注了不少心血,可對於女兒的未來,米凱萊沒有明確要求:“我們當然會有各種想法,但孩子對未來有自己的選擇。比如女兒現在對手工很感興趣,我們會鼓勵她並幫助購買材料,未來她將此發展為職業也未嘗不可。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她幸福快樂。”

“全家人每天至少一起吃一頓飯”

本報記者 牛瑞飛

北歐國家芬蘭人口數量僅500多萬,但在教育方面成績突出。在經合組織“國際學生評估專案”中,芬蘭整體指標長期排名靠前。該專案由經合組織每3年進行一次,測評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15歲學生的閱讀、數學、科學能力等。芬蘭孩子在校課時短、學業壓力小,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績,不僅得益於獨樹一幟的學校教育,也離不開可圈可點的家庭教育。

芬蘭家庭教育中處處體現著獨立精神。女孩索菲亞從7歲開始每天獨立上下學,即使冬天下大雪也是如此。她的母親告訴記者:“芬蘭家庭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父母時常裝不懂、裝不會,給孩子充足的機會尋找解決方案。比如孩子很小就要自己把用好的餐具放入洗碗機,自己穿衣服、收拾房間。”芬蘭教師工會主席奧利·盧凱寧表示,芬蘭學生在選大學專業時表現出較高的獨立性,他們或許會考慮父母或朋友的建議,但最終決定來源於自身愛好和特長。

獨立和創新教育往往相輔相成。7歲男孩阿蘭的母親表示,她做蛋糕時常常讓孩子參與其中,在準備原料時總留出一樣讓孩子自己準備。“我只告訴孩子需要雞蛋,讓他自己探索到底放幾個雞蛋味道更好,經過數次試驗,我發現他竟然找到了比烹調書上更美味的蛋糕配方!”她認為,很多時候家長的經驗和教科書中的觀點並非是最佳方式,需要讓孩子尋找創新的點子。“要讓孩子明白沒有最好的方案,只有更好的方案,要敢於嘗試、敢於創新,我們的世界正是在一次次打破經驗束縛中不斷髮展的。”受芬蘭政府資助、專注於教育創新模式探索的非營利機構“芬蘭100”創始人薩庫·圖爾米寧認為,未來的教育需要聚焦如何讓創新在實踐層面落地,而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很好地將創新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責任感也是芬蘭父母重視的品質。加爾莫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他還清楚記得小時候父母要求他一定要吃完盤裡的飯,“父母告訴我,‘光碟’不僅是愛惜糧食,吃多少盛多少也是對自己每一次的選擇負責”。如今,加爾莫的兒孫也繼承了光碟傳統,責任感教育蘊含其中。索菲亞在家裡則負責垃圾分類,承擔作為家庭一員的責任,她的母親說:“能為家裡做點事,孩子覺得很滿足。”

芬蘭孩子熱愛運動,很多人每天戶外活動至少兩小時,這要歸功於學校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引導。據瞭解,芬蘭的小學一般只有半天時間學習書本知識,下午學生基本會去各類運動俱樂部。假期,家長喜歡把孩子送去各種運動營地,或是和孩子一起享受運動的快樂。索菲亞的母親告訴記者,他們喜歡讓孩子接觸大自然,享受各種運動,孩子一般從4歲開始學滑雪、溜冰。“運動不僅能強健身體,還是鍛鍊意志品質的有效方式,讓人們在發展興趣愛好中把自己塑造得更優秀。”

芬蘭家長不喜歡簡單的說教,更願意花時間和耐心與孩子平等交流。《赫爾辛基報》曾對芬蘭家長進行抽樣調查,約2萬名家長參與了“什麼是好父母”的問卷。結果顯示,芬蘭家長非常看中“全家人每天至少一起吃一頓飯”。阿蘭母親告訴記者,在餐桌上,大家討論最多的不是孩子的學習情況,而是一些輕鬆活潑的話題。正是在平等親密的親子交流中,家長潛移默化地傳遞了他們的生活態度,家庭教育也“盡在不言中”。

“使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良好的人生開端”

本報記者 劉 慧

新加坡林女士的女兒上初中了,因為孩子的生活、學習等問題,母女倆常有摩擦。為了改善和女兒的關係,林女士在社群的家庭服務中心註冊參加了“正面育兒計劃”,聆聽教育講座、進行一對一諮詢。林女士說,透過諮詢輔導,她瞭解到容易和孩子產生摩擦的原因,改進了和孩子的溝通、教育方式,親子關係大大改善。

“正面育兒計劃”由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推出,與學校和社會服務機構合作,向小學、初中學生家長提供免費的教育指導,幫助家長透過科學方式引導孩子在心理、社交和情感等方面健康發展。約85%的家長認為該計劃契合他們的教育需求,超過3萬名家長從該計劃中獲益。該部門推出的“培養良好行為育兒計劃”則主要面向小學生家長,以小組討論形式幫助家長理解孩子的行為,指導他們採取科學方式教育孩子。

這些計劃的推廣反映了新加坡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重視。上世紀90年代,新加坡政府開始大力提倡親愛關懷、互敬互重、孝順尊長、忠誠承諾、和諧溝通的家庭價值觀,並透過與學校、社會服務機構等合作,努力強化家庭教育的作用,推動孩子全面發展。2012年11月,新加坡正式改組成立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加強其在家庭發展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作用。該部門指導的家庭服務中心和凝聚家庭理事會等公共機構,在幫助解決家庭難題、傳播積極家庭教育觀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40歲的珍妮在和丈夫離婚的過程中,與17歲的兒子關係一度十分緊張,兒子根本不服管教。在社群家庭服務中心的輔導下,她逐漸學會幫助兒子在生活和心理上適應家庭的變故,與孩子的關係也慢慢改善。家庭服務中心分佈在新加坡的各個公租房區,以社群為基礎為新加坡家庭尤其是弱勢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各種服務,社工和輔導員大都具備專業資格。其推出的“鞏固家庭計劃”“強制育兒輔導計劃”主要為關係不睦的家庭提供支援,以減輕對孩子的傷害。

凝聚家庭理事會則透過各種活動加強家庭紐帶。其定期舉辦的“我的家庭週末”活動,推出適合一家人參與的節目,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度過美好時光,以此鼓勵家長多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不久前,該理事會聯合其他社會組織舉辦“爸爸送我上學去”活動,鼓勵學生的父親暫時放下工作,在新一年的開學日陪孩子上學,並寫下鼓勵的賀卡,有超過120所學校參與其中。

在新加坡,教育相關部門和組織也積極推動家庭教育。新加坡教育部在社交平臺的官方賬戶上分享教育技巧和資源,鼓勵家長分享教育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互相支援;教育部網站設有面向家長的版塊,針對如何讓孩子適應新學年、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如何幫助孩子在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等提出建議。許多學校開展了家庭教育計劃,舉辦育兒講座以及多種形式的親子活動,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更好的聯絡。新加坡兒童會等社會組織也積極與政府和學校展開合作,為家長提供教育課程、推出教育網站等。新加坡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長孟理齊指出:“父母傳授的價值觀和培養的習慣對孩子的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期待透過與其他機構合作,支援更多的學生和家庭,使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良好的人生開端。”

“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感”

本報記者 張慧中

薩拉·扎斯克是一位在德國生活的美國專欄作家,也是一名母親。在美國《時代週刊》網站,她撰文談到對德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深刻印象。讓她記憶猶新的場景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德國家長大多很樂意放手讓剛上小學的孩子獨自外出,甚至自己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學。扎斯克認為,獨立是培養孩子對自己生活負責的有效方式,德國父母的養育方式體現了他們對孩子的信任。“大多數我遇到的德國父母是很寬鬆的。他們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感。”

德國社會很重視家庭教育。在德國憲法《基本法》中,強調了法律所賦予的、家長在子女發展方面所負有的主要責任。2021年1月,德國聯邦政府批准一項將兒童權利納入《基本法》第六條第二款的修改草案。其中提到,必須尊重和保護孩子的憲法權利,包括他們發展成為負責任的個人的權利。

隨著現代社會家庭形態越來越多元,德國家庭教育也面臨新挑戰。根據德國聯邦家庭、老年人、婦女和青年事務部2021年5月釋出的《德國育兒》報告,截至2019年,德國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為820萬戶,其中19%為單親家庭,家庭成員全部或部分有外來移民背景的比例達40%。報告顯示,德國父母認為與過去相比,養育子女更加困難,對父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於單親家庭、領養家庭,以及經濟條件有限、家長患病或殘疾的家庭而言,父母如何能夠在教育孩子方面給予充足的時間和投入,確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成為值得社會關注的問題。

對此,德國聯邦家庭、老年人、婦女和青年事務部與其他機構合作推出多項倡議和專案,幫助家長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比如,為促進移民家庭孩子的社會融合,該部與德國大約300所學校進行合作,支援學校教授非暴力、多元化的社會價值,幫助學生加強自我意識、公民意識、適應能力以及跨文化能力等。又如,為幫助孩子在數字媒體時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該部門為父母提供有關網站安全的指南,並就孩子的隱私保護與遭遇網路霸凌等問題提供指導。

德國還成立多種形式的社會組織,為家長和孩子提供必要協助。例如,2018年1月成立的“聯邦幼兒干預基金會”每年得到聯邦政府約5100萬歐元的投入,用於支援德國家庭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讓兒童免受暴力侵害。德國約460個“青年移民服務中心”則就教育、職業教育培訓等問題向移民青少年的父母提供建議。此外,德國各聯邦州也有關於家庭教育的支援專案,比如柏林參議院相關部門會向父母提供有關子女教育問題的課程,為聚會、小組討論等親子活動提供支援。

在德國,幼兒園是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延伸。扎斯克在文章中談到,德國不鼓勵孩子在幼兒園就開始學習閱讀,因為這裡被看作是孩子玩耍和學習社會交往的場所。德國家長認為,有規律的社會接觸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為促進幼兒教育和托幼服務在數量和質量上的提升,德國政府透過《兒童保育基金法案》,自2013年起,德國1歲及以上的兒童享有進入幼兒保育中心或家庭日託機構的合法權利。

全社會對少年兒童家庭教育的重視,有助於德國孩子形成更加健全的思想觀念。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6—14歲少年兒童對社會的普遍價值觀有較強的認同感,格外重視家庭凝聚力、友誼與相互信任。此外,調查還顯示德國青少年越來越懂得尊重他人的不同觀念和生活經歷。

版式設計:蔡華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348 字。

轉載請註明: 良好的家庭教育 助力孩子健康成長——來自四個國家的採訪報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