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懷胎十月,一朝分娩。
在順利升級,成為一位孕媽的路上,長達十個月的孕期之苦相信所有的過來人孕媽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實際上,這種痛苦只是寶寶養育過程中的第一步,寶寶發育過程中的各種操心事,更是讓寶媽操碎了心。
就拿寶寶的輔食新增來說,寶媽稍不注意就會讓寶寶掉進“輔食陷阱”:不光會有積食風險,甚至還會錯過寶寶大好的發育機會。
8月齡寶寶因吃錯輔食住院,兒科醫生苦口婆心:都怪婆婆常喂的這種輔食
閨蜜芸芸這段時間沒少和婆婆吵架,婆媳倆爭執的關鍵就在寶寶要吃的這些輔食上。
作為一名95後寶媽,堅信科學育兒的芸芸從懷孕的那天起就暗下決心,自己在養娃的時候絕對不能對婆婆這些有著“傳統思想”的老人言聽計從,而是要按照最科學來養孩子。
芸芸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在寶寶6月齡的時候,芸芸不顧婆婆的反對,執意斷掉了孩子的母乳,並著手為孩子準備起輔食。
芸芸在孩子輔食問題上可以說費盡了心思,即使是每天急著上班,芸芸也要將孩子每天要吃的輔食分成多份,囑咐好婆婆後才能放心地去工作。
可芸芸的費心費力在婆婆眼中純屬瞎耽誤功夫,老人總覺得既然孩子都已經斷了母乳,就完全能按照大人飯的路子來餵養了。
吃點肉,喝點粥怎麼著也比那些寡淡沒味道的米粉更有營養吧。還是現在的年輕人沒經驗。
芸芸婆婆遠遠地將兒媳囑咐自己的話扔在一邊,每天不是給寶寶喝“營養豐富”的排骨湯,就是喂點米湯幫助消化。
可慢慢地孩子出現了問題,原本蹭蹭蹭發育的身高似乎被按了“暫停鍵”,甚至還出現了積食現象。無可奈何之下,芸芸和婆婆去向醫生求助,醫生在得知婆婆的“養娃經驗”後,責怪婆婆說:
過去人養娃的“三板斧”現在不一定好用了,養娃無小事,可別藉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害娃了,孩子2歲前,6種輔食再饞別碰
兒科醫生苦口婆心:在孩子2歲前,這6種輔食再饞別碰,害娃不淺
【一不碰】:米湯
相信大多數過來人寶媽都會不可避免地喂孩子喝過米湯,但這種看似營養豐富的食物其實並不適合來當作寶寶的輔食。
要知道,米湯中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和水,至於給寶寶提供的營養成分,最多就是經過消化後的糖元,並不具備寶寶成長所需的關鍵物質——蛋白質。同時米湯更容易給孩子帶來飽腹感,導致寶寶沒有胃口吃其他的食物。
用一種形象的說法就是,寶寶喝米湯其實和喝水沒有什麼差別,長期以米湯為食的寶寶,又怎麼能獲得足夠多的發育營養呢?
【二不碰】:雞蛋
家長首先要明確一點,雞蛋到底適不適合寶寶還要“區別對待”。
雞蛋中主要成分由卵磷脂構成的蛋黃,在寶寶4~6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食用,但蛋白質充分的蛋清卻是家長防備的重點。這是因為蛋清中的蛋白質分子,能夠透過寶寶的腸胃壁,引發寶寶的過敏現象。
【三不碰】:骨頭湯
在民間常常會有這樣一種說法叫:“吃啥補啥”,而骨頭湯常常會作為“補鈣良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但實驗證實,經過熬煮的骨頭湯蛋白質析出量往往少得可憐。
相比之下,骨頭湯中的脂肪含量反而會大大上升,長期吃這些食物會對寶寶的成為造成非常嚴重的負擔,甚至還會發生積食的風險。
【四不碰】:魚肉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不碰魚肉並不是說所有的魚肉都不適合作為寶寶的輔食,而是指一些少見的海魚,如金槍魚、旗魚等,最好不要讓寶寶2歲前吃。
這些魚類因為處於食物鏈頂端,導致它們的體內積累了大量的汞元素,這些汞元素會影響對寶寶正常的發育造成很嚴重的負面影響。
【五不碰】:雜糧
雜糧雖說營養豐富,但卻並不適合作為寶寶的輔食。這是因為雜糧中含有較為粗糙的纖維,這種纖維對寶寶的腸胃消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剛剛“轉型”輔食的寶寶並沒有做好接受粗糧的充分準備。
【六不碰】:鹽
有些好奇的父母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
為啥寶寶常吃的米粉明明沒有味道,可寶寶還是很喜歡吃呢?
這其實是因為寶寶在年幼時舌頭的靈敏度較高,米粉中所含的鹽分已經足夠他們正常生活需要,如果過多地攝入鹽分反而會額外增加寶寶們的腸胃負擔,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寶寶不適合過早吃大人飯。
孩子輔食吃什麼?專家建議:不同年齡段輔食不同,吃得對才能少走彎路
不少父母父母在看完文章都會倒吸一口冷氣,既然這麼多食物都不能作為孩子的輔食,那孩子到底應該吃什麼?
為此,兒童專家劉長偉建議說,孩子的輔食新增並非一成不變,寶寶所處年齡段不同,輔食新增也應該相應地有所差別。其中一個總的方針是:
輔食前期:注重鐵元素的額外補充。
輔食中期:奶和輔食混合搭配,保證蛋白質的補充。
輔食後期:適當增加固體食物,刺激牙齒的萌出。
寫在最後
寶寶的輔食固然是一項難題,卻也不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父母要做的就是做好每個養育小細節,寶寶的發育將一定不會讓父母失望。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