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也沒閒,要不要帶孩子旅行?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一樣了

之前聽一位家長說過這樣一段話,還挺羨慕的:

與其把家裡的錢拿出來給孩子買高大上的玩具,不如定一個出行計劃,準備“旅遊資金”,帶孩子長見識。

這句話是很多家長的心聲,能帶著孩子旅行,是一件很幸福很值得紀念的事情。

曾看過一本書叫《帶著孩子去旅行》,記錄的是作者帶孩子旅行中的所見所聞。感慨和羨慕其中的豐富和包容,甚至也有過類似的想法,只是一直未能成行。

但大部分家長,都覺得帶孩子旅行不太可行,看法可分為以下幾點:

沒錢也沒閒,帶孩子旅行一直是個實現不了的夢想,乾脆佛繫了;

孩子太小,旅遊也記不住什麼,懷裡抱著、手裡拖著,既消耗精力還浪費金錢,不如大點再去;

出門畢竟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危險,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差,吃不好睡不好,很可能在旅途中生病;

照顧孩子實在麻煩,玩得不盡興,有的孩子也會鬧脾氣,真的很累;

……

種種原因,讓家長一等再等,想玩不能去,心情也是極其鬱悶。

01到底要不要帶孩子旅行?

其實,上述這些問題都挺現實的,但如果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一樣的。

對孩子來說,必要的旅行是增長見識的開始,能極大程度上豐富認知。

沒錢也沒閒,要不要帶孩子旅行?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一樣了

我認識一個孩子,兩歲半開始父母就帶著他遊山玩水,每年都會出一趟門,看看不同地方的風景。

小的時候周邊遊,再大一些就出省遊了,今年剛剛5歲,見識到達什麼地步了呢?

有次老師提問:假期爸爸媽媽帶你們去哪兒玩了?很多孩子的回答都是姥姥家、淘氣堡。只有他自信地說:“爸爸媽媽帶我去了香格里拉,爸爸給我講了虎跳崖的故事,很險,水流洶湧,很壯觀。”

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也驚訝於他的詞彙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這個孩子在幼兒園的好朋友也很多,大家都願意同他玩,因為他情商高,懂得如何調節矛盾,大方自信,說話準確且清晰,簡直就是“小人精”。

正是旅行,拓寬了他的眼界和格局,這些都是影響將來的“軟實力”。

讓孩子獲得智慧,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想事周全,才是旅行的真正意義。

02帶孩子旅行的真正意義,是要首先弄清楚的問題

其實旅行並不一定非要有錢,或者有空閒才計劃才能去。帶孩子旅遊,不必住太好的酒店,甚至交通工具也不用太高階,處處以“高品質”為標準,反而會潛移默化中造就孩子的攀比心。

有次帶孩子去上早教班,就聽到兩個孩子爭論旅行住什麼樣的酒店、坐的飛機還是高鐵,心下滋味萬千。這樣的旅行不僅沒提升孩子的眼界,反而把格局變小了。

沒錢也沒閒,要不要帶孩子旅行?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一樣了

不要向孩子傳導我們住的是多豪華的酒店、定了多貴的機票,既然出來玩,這些就都不重要了。只是住了一個有特色的民宿,或者為了體驗旅行的樂趣,多週轉幾樣交通工具,孩子得到的都遠比這樣要多。

大人的旅行可能多數是享受,但既然帶孩子旅遊,可能就是要以探索、陪孩子玩為主了。現在推出的親子體驗遊,有些也還是不錯的,相對來說家長會更輕鬆一點。

說到底,帶孩子的出遊計劃可能會累一些,但為了讓孩子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還是值得的。

03一段好的親子旅程是什麼樣的?

1)以親近大自然為主

孩子小的時候,不需要制定特別宏大的旅遊計劃,我們可以從市內的各種公園、動物園開始計劃,每週去一個,成本低,而且是最簡單直接的。

孩子小學之前一定要多接觸大自然,因為大自然給予孩子的能量,是多種感官的刺激。

花香鳥叫、潺潺流水,跑跳爬高、跳遠奔跑,這些都是自發的,孩子會自然而然流露出對新事物的好奇心。

我們也可以找一個鄉村小鎮住上一段時間,和小狗嬉戲,和花朵打鬧,和空氣捉迷藏,充分感受和平日生活不一樣的真實體驗。

沒錢也沒閒,要不要帶孩子旅行?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一樣了

2)以人文景點為主

上了小學,就可以帶著孩子到故鄉、本省的景點遊玩觀賞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擴大知識面,增長書本以外的知識量,家長可以結合課本帶孩子“旅行”。

說是旅行,倒不如說把孩子課本提到的、全家人都感興趣的景點遊玩一遍,每年的寒暑假去打個卡。

知乎上看到一位媽媽這樣說:

“我會帶著孩子在某個景點住上幾天,不會太久,主要是體驗風土人情,感受他們的生活節奏。我不知道這樣做的目的,但我覺得他一定會記住些什麼。”

沒錯,帶孩子旅行就應該這樣,我們不能走馬觀花,像帶著孩子完成任務一樣,在擁擠的人流裡拍幾張照片,和景點象徵物拍幾張照就結束了。

一定要學會停留一段時間,更透徹地感受當下,哪怕只是在小鎮上的馬路牙子坐上一個小時,觀看人來人往呢?

等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就會把所見所感、體驗到的學以致用,精神世界也會包容許多。

3)以親身體驗為主

短時間旅行,野外露營或逛科技館、博物館等也是好的選擇。

畢竟帶娃長途旅行,要想實現是有些困難的,體驗式旅行也會讓孩子學到不少東西。

沒錢也沒閒,要不要帶孩子旅行?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一樣了

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叫上夥伴一起探索戶外,在家長的陪伴下露營一晚。但一定要注意提前做好出行計劃,這也是很刺激的體驗。

小一點的孩子,可以定期計劃去科技館、博物館,不僅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也能讓他更加深入地感覺到各種文化。

04帶孩子出行前,要做什麼準備呢?

1)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出行前,家長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的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準確表述自己的意願和需求,更好地配合出行計劃,會讓旅途輕鬆不少。

我們可以在制定出行計劃時,和孩子討論好,哪些需要他獨立完成。並想辦法讓孩子有所期待,更主動地做出改變,比如透過旅遊地的歷史和問題,勾起孩子的興趣。

還可以選擇關於旅行的繪本,和孩子一起閱讀,看看書裡的主人公是如何做的。

如果是較小的孩子,家長也要在他有主觀能動性的情況下,再帶出門旅遊。

年齡實在太小的孩子,就不建議出遊了,在家裡或是親戚家就足以滿足他的好奇心。

一般來說,至少也要2歲半以上才可以短途旅遊,不到2歲半,可以暫不考慮太遠的旅程。

沒錢也沒閒,要不要帶孩子旅行?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一樣了

2)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

很多家長出行前,不會跟孩子說太多注意事項,認為這樣很麻煩,孩子也不一定能聽懂。

但實際上,帶孩子旅遊必須要做計劃,不是說走就能走的旅行,否則你親身體驗一遍就知道了。

和孩子一起畫出應該在旅途中做的事情,成為出行前的“注意事項”,並放在孩子自己的旅行包內,這樣的儀式感會讓孩子加深自我保護、勇於表達的印象。

在孩子看來,旅行就是一種新鮮的體驗,家長可以預設幾個常見情況,和孩子做好準備。

比如我們要在外面的床上睡覺,你來選擇,帶一樣最愛的玩具,陪你一起擁抱大床。

如果在旅程中真的累了,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不要自己憋著,也不能大發脾氣。

最重要是安全,如何隨時找到爸爸媽媽,身上帶好家長的聯絡方式,以及自己的名字等細節。

這些都是適應的開始,也是保證安全的方式,家長不能忽視。

沒錢也沒閒,要不要帶孩子旅行?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一樣了

3)設定幾個小任務

我們可以和大一些的孩子制定任務,比如把這次旅程中最吸引自己的點記錄下來,哪怕只是幾個詞,或者收集旅程中自然印記,一個小石子、一瓶沙子等。

這些都是給旅程提升價值的方式,家長可以利用自然資源,讓孩子更好地感受到價值。

讀一本書,世界在書裡;走出家門,放眼世界,書就在每個人的手裡。

只有經歷了才會理解,只有理解了才是收穫,家長們要用旅行幫孩子提升格局,這樣的“軟實力”會讓他受益一生。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81 字。

轉載請註明: 沒錢也沒閒,要不要帶孩子旅行?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一樣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