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只有小朋友才會流口水,其實成年人也會。小朋友流口水是嬰兒時期一種很常見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之為流涎,不需要醫治,但成人經常流口水就要當心了,可能是脾虛引起的。
在臨床上,一般把流口水分為兩種:
1、生理性流口水
一般多見於4個月-3歲的小朋友,因為嬰兒口腔內的唾液腺逐漸發育成熟,唾液分泌量增多,而這個時期的他們的面部肌肉還未發育完善,咀嚼能力弱且口腔淺,不會調節口腔內過多的液體,容易發生流口水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齒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嬰幼兒逐漸學會吞嚥,流口水的情況就會逐漸消失。
2、病理性流口水
因口腔、呼吸道、神經系統出現病理性情況,導致唾液分泌量增多,調節功能失調,出現流口水的現象。老人小孩出現這種現象的較多,病理性流口水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有一種流口水會發生在成人身上,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睡著後不會流口水,可若經常有此現象,如若早上睡起總是口水溼了枕頭,這就是脾虛的症狀。
脾虛是指脾氣虛弱的病理現象,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佈散而生溼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脾又主肌肉開竅於口,脾虛極易出現流口水。
如果你經常睡眠流口水,最好多加註意身體,及時調補。今天,就推薦一個讓大家開啟眼界的方子,即透過泡腳來治流口水,供大家一試。具體方法如下:
原料:明礬15~20克。
做法:將明礬研末,用開水化開後再加溫水,使水溫保持在38°C~40°C,水量以淹沒足背為宜。
用法:每日泡腳1次,一般連用2~3次可消除症狀。
脾虛的人,同時可以選擇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