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保護好這幾個部位,疾病繞道走→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意思說春天溫度上升也要穿好衣物
以防受到流感侵襲
那麼,究竟要怎麼正確的捂呢?
春天養生,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春天養生那些事兒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因為在冬天的時候,大家都穿得比較多,北方家裡也比較暖和,那麼人體對溫度的調節功能就會下降。從中醫講,冬天是主收藏的,陽氣過冬了冬眠了,春天的時候春氣開始生髮,但是在初春的時候陽氣並沒有上漲得很旺盛,護衛的功能還沒有表現出來,過早地減退衣服確實會引發疾病。
最常見的是上呼吸道的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又是萬病之源,它可以導致心臟病、腦血管病復發。另外還有比如說最常見的關節病、胃腸道疾病、女性的痛經等等,都和這個春天受寒有關。
“春捂”你要這樣做
“捂”對時間
一般情況下,當白晝氣溫超過15攝氏度且比較穩定時,穿得稍單薄些就不至於感冒或染病了。
“捂”對溫度
是否“春捂”,必須根據天氣而定。一般來說,春季晝夜溫差較大,早晚較冷時,可適當“捂”一會兒。
中午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上時可適當減衣;出現“倒春寒”時,要 恪守“春捂”之道;“暖春”到來,即連續幾天日最高氣溫都在20攝氏度以上時,就不能“捂”了。
如果兩種極端天氣交錯出現,穿衣、脫衣就該勤一點。
“捂”要有度
“捂”的程度應以自身感覺溫暖,又不出汗為宜。
春季,蓄積於體內的陽氣外發,若內藏陽氣過多,就會化成熱邪外攻,誘發鼻腔、牙齦、呼吸道、皮膚等部位出血,以及頭暈目眩等症狀。
“捂”對重點
1. 捂背
背為督脈之海,也是陽脈之海,是一身陽氣彙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減少感冒機率;後背如果受寒,容易陽氣不足,有礙升發。
2. 捂腹
腹部是陰經積聚的地方,腹部溫度太低會導致胃腸道疾病、婦科疾 病、男性生殖系統疾病出現。腹部保暖是保護胃、脾、腸,預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
3. 捂腳
春天防寒照顧好頭頸和雙腳,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
“春捂”還應該根據自己的體質
不同的基礎疾病進行保暖
⬇️⬇️⬇️
胃腸道疾病:一定要保護我們的肚子,肚臍是叫神闕,就是我們所有神氣聚集的地方。還有關元中府這一類的穴位,都在肚臍上下,所以平常尤其是在春天的時候這個地方一定要保暖,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裡面有胃腸功能不好的人群。
關節疾病:一定要注意各大關節的保暖,比如說膝關節不好,我們就戴上護膝。
春捂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注意捂的部位,並不是單純地穿上厚重的棉衣外套就可以了,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一些重點部位進行防寒保暖。
小貼士
春季穿著應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頭、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減少感冒機率;腹部保暖是保護胃、脾、腸,預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體適應氣候變化。春天防寒要注意好兩頭,照顧好頭頸和雙腳。
哪些人不適合“春捂秋凍”?
“春捂”的原則更多適用於平時體質虛弱的年輕人、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兒童。
而對於青壯年,尤其是那些體質偏於燥熱、陰虛或者溼熱的人,春捂就不一定適合了。
資料:CCTV生活圈、生命時報
編輯:朱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