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捨得》裡三個家庭都犯了一個錯!心理營養你給孩子補了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李煦 記者 何麗娜
《小捨得》雖已更完,但熱度依然不減,家有讀書娃的家長們,簡直懷疑編劇是不是在家裡安監控了?!
然而,就這樣三個青春期孩子,卻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杭州市一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張海生說: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大部分源自家庭的問題。縱觀全劇,其實孩子爆發出的各種問題,早就在幼年就種下了種子。
米桃
從農村到城裡讀書的米桃,是隨遷子女的縮影。
她學習成績優秀,但作為曾經的留守兒童,她來到城市後,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都導致了她產生了自卑。米桃父母口口聲聲把未來在大城市紮根的希望寄託在米桃身上,他們想盡辦法,節衣縮食想要給米桃提供和城裡孩子一樣的教育資源。
夏歡歡
夏歡歡的家長可以說是“別人家的家長”。他們尊重孩子的理想和特長,對孩子佛系“放養”。然而,這些導致歡歡的抗壓能力差,特別在米桃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出現後,她的嬌縱、不努力等被放大。等意識到這些問題後,家長再突然收緊教育這根繩子,遭到了孩子的強烈不適應和反彈。
顏子悠
田雨嵐是歡歡家長的對立面。只有規則,不講個性,教育孩子方面,完扼殺孩子的一切個性和興趣。顏子悠天賦好又用功,但是在這樣強大的控制下,他無法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他更需要的是自由和認可。
田雨嵐這樣的媽媽,屬於非常典型的把孩子作為自己的一部分,把孩子的成就作為自己的成就滿足。
張海生點評:這類家長很容易帶出這樣的孩子——小學階段非常優秀,到了青春期後,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學習成績往往會下降。臨床上,碰到過不少這樣的孩子,成績下滑,過於叛逆。大部分是由於媽媽不講邊界地過度插手孩子的學習,導致孩子的學習驅動力完全寄託在媽媽身上。早期,小學階段孩子需要滿足媽媽會盡力達到父母的目標,但隨著自我意識的萌發,孩子會覺得這不是我的事,甚至會把不學習當做一種對抗家長的途徑。
做父母是一項高深的學問,厲害的父母從不做到一百分!
以田雨嵐和南儷為代表的媽媽們,可以說是典型地沒有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比如說,劇中的南儷,就是在升職失敗,並與其他家孩子比較產生落差後,開啟“雞娃模式”,希望透過孩子來彌補內心的失落。而田雨嵐更加如此,因為出身和家境問題,一直想用兒子的優秀和出色,彌補內心的缺憾和虛榮。
做好親子情感儲備 ,和孩子一起順利度過青春期
劇中三個孩子看似都在青春期產生了問題。但其實,心理產生的問題從兒時就開始積累了。張海生表示,父母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應該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正如身體的健康需要物質營養,孩子心靈的成長與心靈力量的強大必須獲取足夠的心理營養。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給足孩子適當的心理營養,也就給了她一生幸福的底層程式碼。有了強大的情感儲蓄,孩子就能順利度過青春期。
0-3個月 無條件接納
作為父母首先需要無條件接納孩子,當孩子有要求時,父母一定要做出回應,讓孩子感受到,我在父母這裡是最重要的。
不僅僅是剛出生的孩子,其他階段的孩子也如此,他們不喜歡父母只是用是否優秀來評判自己,她希望的是,無論我是怎麼樣的,爸爸媽媽都會愛我。
4個月-4歲 安全感
想讓孩子有安全感,首先家長情緒要穩定。孩子犯錯,這時家長的態度仍讓應該是堅持而溫和的。
同時,父母之間要保持良好關係。這是孩子在最渴望也最能給予他安全感的東西。
最後,父母要給孩子探索這個世界的機會,無論孩子的行為是對還是錯,父母都要給予回應和反饋,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資訊。
4-5歲之後 肯定讚美認同
孩子到了4-5歲之後,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讚美和認同,爸爸的作用大於媽媽。這個階段,爸爸們一定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美。
學齡階段 學習認知模範
父母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其實就是給孩子的一個示範和模板。這個時候的孩子,常有很多困惑,所以就需要父母給他一個指導和示範,教給他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增強很多。
“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生命過程中,得到了充足的心理營養,那麼這個孩子的生命力就會得到一個很好的綻放;但如果沒有,他會在今後的生活當中耗費大量的生命的能量,去尋找他並沒有被滿足的那些心理營養。”張海生說。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