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陪伴是一種雙向成長,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由 宮繼梅 釋出於 健康

1

都說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緣分,意味著今生你要不斷目送他遠去的背影。

這句話讀起來傷感,但其實也是在提醒我們能給予彼此的陪伴並不多,要珍惜當下的新鮮陪伴時光。

而且大家也無須談“陪伴”色變,將自己置於付出者的角色,因為我們所說的新鮮陪伴,受惠的從來不只是孩子一方。

我們在陪伴孩子的同時,孩子也在用心陪伴著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陪伴收穫的新鮮感與成長,是雙向作用於父母和孩子。

孩子會得到我們精神上的撫慰、人生上的引導;

同樣,我們也會因為寶寶的陪伴而感到快樂和欣喜,更會不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陪伴孩子長大,孩子陪我們變好”,最好的親子關係,莫過於此。

2

每一點小陪伴,彼此都會成長一大步

陪伴娃的過程中,我都覺得是一種享受,不僅是身體上的,精神上也得到極大滿足,而且每一次,都能看到彼此的一點小進步。

有一次,帶娃去動物園遊玩,他因為各種新奇的小動物,高興得手舞足蹈。

可後面看著看著,他突然在一個折倒的花朵旁不走了,轉頭衝我奶呼呼地說:

“媽媽,花被人踩倒了,我們幫它扶起來吧,它一定很疼的。”

邊說邊小心翼翼地扶正花朵,還用旁邊的樹枝給它立了個支架。

那時稍微有點汗顏,感覺很多時候,孩子比我們更有共情能力,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

我們眼中司空見慣或冷冰冰的事物,可在娃的世界中,就變得格外溫情了起來。

在這方面,確實是孩子讓我有了“再次成長”的機會,讓我對自己的情感共鳴,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領悟。

少點單向輸出,激發孩子無窮的想象力

陪娃的過程中,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衡量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

但其實孩子們也有自己的想法,需要我們去肯定和鼓勵。

以前,我和女兒總會因為繪畫產生分歧,因為她喜歡出其不意,腦袋裡有很多奇怪的想法。

比如魚眼睛是方的,樹是紅色的......而我總想糾正她,讓她按照既定的規則來執行。

直到女兒有一次拿著自己畫作,興沖沖地跑過來向我展示她的創意——

“媽媽,看這個像不像彩虹糖,紅色的是太陽,藍色的是雲朵,還有黃色的小鳥......”

那一刻,我才真正領悟到孩子腦袋裡的奇思妙想,原來在她的眼睛裡,天空是可以五彩斑斕的。

經過這次事,也讓我反思自己一直以來的“單向輸出”教育模式:一個在要求,一個在執行,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一些可能性。

比如繪畫這件事,一味要求“畫的像”,就會阻礙了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所以,後面我會盡量多給娃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試著改變自己的既定思維模式,這也算是我在育娃道路上的一次新成長。

適當放手,孩子會成長更快

當了媽之後,總覺得要端起家長的風範,要為孩子遮風擋雨,要為他們掃清成長道路上所有的障礙。

有了困難後,一定要衝在孩子前面保護他;

哪怕是未知的危險,都要一一為孩子想到......

但這樣導致的結果往往是我們愛的太滿,孩子成長太慢。

之前帶娃學車,看著他跌倒後哭泣,每次都忍不住去抱抱他,甚至在他跌倒前就會上前扶住。

這樣也造成孩子學車特別慢,會被同齡娃笑話。

後面他再去學車,就禁止我加入:“媽媽,你站那別動,你老扶我,我學不好大家都笑我~”

本來還很擔心娃,但看著他一扭一扭地向前進,每次跌倒前都能化險為夷,然後一路奔向遠方。

說實話內心有點驚訝和驕傲,從未想過孩子會如此堅定、勇敢。

看來我們適當地放手、示弱,確實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這點上,還真要感謝娃的“驚人之舉”,既扭轉了我的育兒態度,也成功讓我反思自己的為人處世方式。

比如以前無論是育兒還是對待家庭,我都太過強勢或大包大攬,這樣不僅自己累,身邊的人也會感到壓力大。

所以你看,陪伴孩子不是毫無益處的,他們總是能用自己真摯淳樸的言行,來感化我們內心最堅硬的想法。

3

其實關於陪伴孩子,蛋蛋媽起初也是站在付出者的角度,覺得自己奉獻良多。

但每次聽到孩子脆生生地喊“媽媽”,說“要一直陪著媽媽”的時候,心都會被觸動到。

仔細想想,孩子也一直在陪伴著我們,在不斷地引領我們再次成長。

而且當我們看到孩子,小到兒時的言行,大到成人後的為人處世......無一不浸透著我們的陪伴足跡,這何嘗不是一種驕傲與自豪!

所以,無論生活多麼繁忙,都記得給娃多一點高質量的新鮮陪伴。

因為它早已浸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親子質量和家庭關係。

就連新華網也發文肯定並呼籲了,高質量陪伴的社會意義:

“激起更多父母更深層次的陪伴感悟與實踐,這是從小愛的陪伴到社會大愛的陪伴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