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聽不聽話,關鍵看有沒有“滿足”他

孩子聽不聽話,關鍵看有沒有“滿足”他

文丨魚爸

1

我們常常會抱怨孩子不聽話。

可你發現沒有,孩子有時又特別聽話,耳朵特尖,你甚至沒說完,他們就去行動了。

比如“你去看會動畫片吧!”

“呦呵!”然後電視機就打開了。

可是接下來,你要他們關掉動畫片,又需要費點口舌了。

“先休息會,做作業累了吧!”

“好!”然後就跑出去玩了。

要知道,剛開始叫他們來寫作業時,可不是這樣的。

前幾天看一本書,上面提到“我發現沒有孩子願意來我的菜園子裡幫我種菜或者除草,他們寧願花幾個小時去玩積木或者跟其他孩子追來追去,我一直無法理解這樣的事。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帶孩子的一些經歷。

我每次帶小小魚去老家的菜園子,跟他說這是什麼菜,那是什麼菜。

然後興奮的時候還把鋤頭給他,要他來鋤下草。

他當時可能會玩一下,可過不了多久,就吵嚷著回家。

回家又能幹嘛呢?

可以跟姑姑一起玩,或者在屋子前面玩沙坑。

還能一個人躲在二樓,看一會兒動畫片。

或者看幾本課外書。

瞧,這就是他喜歡做的,他會想著去做,想滿足自己。

可我們做父母的,卻總是不知疲倦地想讓孩子做些他們並不喜歡的事。

甚至強迫孩子去做。

假如孩子不做,或者消極磨蹭,就會責備孩子不聽話。

還有很多父母說孩子懶惰。

我想,你肯定是沒有看到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時,是多麼勤快,多麼專注。

2

有的老師說孩子讀書不長進,很懶。

媽媽也說孩子其實很聰明,就是有點懶。

其實孩子並不是懶,而是對那些科目不感興趣。

老師和父母要幫孩子開啟興趣的大門,而不是說他們懶惰。

健康的孩子沒有真正懶惰的,他們總是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活力滿滿。

比如數學,有些孩子非常喜歡。

小小魚就是非常喜歡數學和生物科普的。

每天跟我們講各種各樣的科普知識。

看到數字就會興奮地去琢磨。

比如看到一個100000000000000的數字,他肯定會從個位一直數上去,想知道到底有多大。

你是不是會覺得很無聊?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這就是無數啊,很大啊!

可孩子喜歡,就會去查了,非得查到是什麼單位數值。

前幾天在鋼琴學校那,盯著一張鋼琴團購海報,看了又看。

原來是看到了32888,00這個數,回來問我,這架鋼琴為什麼要320多萬?

我想肯定是後面兩個計數用的0也數進去了。

於是又要跟他講這個為什麼要這樣。

而有的孩子,看到數字就頭疼,就想著趕緊逃開。

可他們偏偏會對藝術類的活動感興趣。

比如唱歌跳舞或者畫畫彈琴。

或者是運動的時候神采飛揚。

只要你用心觀察孩子們的行為,就會贊同這一點的。

孩子們對於滿足自己的東西都非常積極主動,充滿活力,很願意聽從大人的指導。

其實,我們大人又何嘗不是這樣。

有一篇文章說,要一個人去徒步20裡,對一般人來說肯定會覺得太累了。

可如果你喜歡跳舞,跳一整夜不會覺得累。

因為你喜歡跳舞,而實際上,跳一整夜就相當於走了20裡。

想想看,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經歷。

我們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時,也會不知疲倦。

而做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事,簡直就是度日如年。

所以,願不願意主動做一件事,關鍵看是不是滿足了內心的需求。

孩子聽不聽話,關鍵看有沒有“滿足”他

3

如果明白了這一點。

那跟孩子溝通就好多了。

比如規則的制定,就不能只是站在大人的角度,而更應該有滿足孩子的部分。

孩子們都愛動畫片。

那怎麼安排孩子的動畫時間?

經常盯著螢幕,肯定會傷害眼睛。

而不讓孩子看,他們肯定不願意啊。

怎麼辦?

那就週一到週四的晚上不看,週五、週六兩個晚上你自己安排,可以嗎?

為什麼要這樣,我週一到週四也要看。

那幾天你要上學,要早睡,還有作業,沒有時間看,對不對。

想想看,有兩個晚上你可以看兩部喜歡的動畫電影,多好啊!

成交!

因為有滿足孩子的部分,他們就會接受。

上面就是小小魚這些年的螢幕時間安排。

只有滿足了孩子需求的規則,才會真正被孩子遵守。

所以其他時間,他不會打螢幕的主意。

試試看,下次定規矩,一定要想著孩子的需求。

孩子聽不聽話,關鍵看有沒有“滿足”他

4

如果明白了這一點。

父母會少了很多的焦躁。

不會再那樣逼著孩子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比如有的孩子,他真的不喜歡學圍棋,可父母覺得有用,就要孩子去學。

實際上他更喜歡架子鼓這類有活力的樂器。

他不喜歡安靜地端坐在那裡思考。

而有的孩子,他卻喜歡這樣的安靜思考。

如果是為了自己的需求,而忽視孩子的感受。

這樣的親子關係終究是不會健康的。

總有一天,矛盾會集中爆發。

在還必須依賴父母的階段,孩子可能會選擇順從。

特別是小的時候,他們也許只是當做一場好玩的遊戲。

可有一天發現並不是自己喜歡的。

孩子就會消極面對,甚至不再去觸碰。

所以有的人過了鋼琴10級、古箏10級,可是考級後再也不碰鋼琴和古箏。

這是為什麼?

因為這些考級是回饋給父母的證書。

自己並沒有從中得到快樂,反而是痛苦的體驗。

如果是孩子興趣所在,當然要支援孩子一直走下去。

如果不是,那就不要過於強迫孩子。

養育孩子中的很多問題,就出在是滿足大人還是滿足孩子。

只有那些能看見孩子內心,而不是隻顧自己滿足的父母,才能及時地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

這樣的孩子,是幸福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951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聽不聽話,關鍵看有沒有“滿足”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