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肚子很多時候都是圓咕隆咚的。
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為啥會這樣。科大大甚至還聽過一個寶爸說,不會是生病了吧?
小孩的肚子為啥這麼圓?是吃撐了還是生病了?今天教大家一步步排查。
當孩子吃得不合適了,容易腸脹氣、積食甚至腸梗阻,這個時候小肚子自然會很圓。
01
嬰兒腸脹氣
常見於1歲前的嬰兒。
可以透過以下症狀判斷: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可以透過拍嗝、飛機抱、順時針揉肚子等方式來緩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能答出為啥要順時針揉肚子的,評論區抽一個送繪本
02
粗纖維食物攝入過多
日常餵養,特別是當孩子進食嚼不爛時,給過多粗纖維食物,譬如玉米、燕麥、蕎麥類粗糧,黃豆、洋蔥、芹菜類蔬菜等,容易導致積食脹氣。
幼兒胃腸蠕動功能發育不完善,粗纖維物質人體本就難以消化,攝入過多可能影響腸道的正常蠕動和排空。
03
吞服異物
如果不小心吞服了異物,也可能導致肚子鼓脹。
像水寶寶,嬰幼兒每年誤食的新聞並不少見。送醫不及時,水寶寶進入腸道,會引起機械性腸梗阻。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所以,儘量少讓娃碰水寶寶、磁珠、小磁鐵、紐扣電池、小首飾這類東西。
當發現孩子吞服異物後,要及時掛兒科或口腔科就診,最好選擇有兒童胃腸鏡資質的醫院,方便後續處理。
如果不確定孩子是否吞服異物,但孩子出現了腹脹且伴隨哭鬧、腹痛、便秘等症狀,也要警惕吞服異物的可能。
排除上述原因後,如果孩子短時間內腹脹越來越嚴重且伴隨精神萎靡,大家要考慮腸梗阻、闌尾炎等其他疾病。
若沒有急劇變化,但腹脹持續且逐漸加重,也要積極檢查,篩查可能相關的感染或代謝性疾病。
01
腸梗阻
除了腸套疊以及胃腸道異物可能會引起兒童腸梗阻之外,腸道先天性畸形、炎症粘連、腫瘤、疝氣、先天性巨結腸等也會引起腸梗阻。
腸梗阻就像一場交通事故,本來所有的車輛都一路通行,但因為出了意外,車輛都堵塞在了一起,場面越來越擁擠。
怎麼辨別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不完全性腸梗阻時間長了會出現餵養困難、營養不良的情況,但兒童大多起病急驟,且容易引發胃腸道感染等,處理不及時甚至會導致穿孔及腹腔感染。
腸梗阻只能透過手術疏通腸道,當懷疑孩子腸梗阻時,要及時掛兒科或者小兒外科檢查。
02
闌尾炎
5歲以內兒童較少見闌尾炎,6歲後發病率會逐漸增高。
典型的闌尾炎很容易辨別: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當有這些症狀時,千萬別讓孩子忍一忍,趕緊掛小兒外科或能處理兒童患者的結直腸外科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患闌尾炎經常缺少典型症狀和體徵,所以不明原因的腹痛和嘔吐如果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加重,也應積極排查闌尾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闌尾炎越早治療越好,早期治療開刀或腹腔小手術就能解決,到了後期再處理可能會出現腸粘連、腸間膿腫、腹腔膿腫、闌尾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03
肝膽脾胰等病變
當孩子肝膽脾胰器官發生病變或者顱腦、腹部等發育畸形時,往往也會出現腹部腫脹。
如唐氏兒、先天性膽汁酸合成障礙、肝豆狀核變性、肝臟原發性惡性腫瘤、神經母細胞瘤、糖原貯積病、肛門閉鎖症、胎中胎等。
家長不用在病因這裡過多糾結,你們要做的是學會觀察,萬一孩子腹部出現這些異常,及時送醫就診: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一般是掛兒科、消化內科、普外科、肝膽外科等,醫生會根據腫大性狀、肝臟彩超、腹部彩超、肝酶指標等進行診斷和治療。
特別提醒一下,少給孩子吃油炸、垃圾食品,容易引起兒童脂肪肝。
如果上述異常都沒有,且娃只是側躺時肚子才圓得很明顯,那就不用擔心了。
多數孩子挺著“小西瓜”,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01
腹肌還未發育成熟
嬰幼兒的腹壁肌肉未發育成熟且腹腔空間小,卻要容納跟大人一樣多的內臟器官,肚子自然看起來像個小西瓜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02
腹式呼吸
嬰幼兒主要以腹式呼吸為主,一呼一吸間肚子動來動去,也顯得很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03
過瘦或肥胖
太胖,腹壁脂肪太厚,娃就會有小“啤酒肚”;過瘦,娃的肚子在瘦小的四肢對比下,也會顯得大。
怎麼判斷孩子胖瘦呢?可以看BMI值。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公佈了0-5歲兒童的BMI值,大家可以對照下圖判斷自家娃的胖瘦。
圖中的“0”曲線代表中位數,是BMI值平均值,只要BMI值處於“-1,+1”曲線間都屬於正常,介於“-2,-1”或“+1,+2”曲線間表示“偏輕”或“偏胖”,介於“-3,-2”或“+2,+3”曲線間表示“過瘦”或“肥胖”。
對數字過敏的評論區留下年齡、身高和體重資料,科大大幫你算一算(人多的話當我沒說)。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