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的精心教養下,孩子的身心都在不斷的成長,逐漸樹立起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金錢觀。隨著逐漸長大成人,邁入社會,孩子們不可避免地變得對金錢的掌控欲強烈起來。
“媽媽,給我點零花錢。”相信這句話大多數家長並不陌生,這是在孩子的成長中,幾乎每位家長都必會面臨的一種情況。
而面對孩子這樣的請求,家長的反應各有千秋。然而,不論是怎樣的回覆,家長們都必須要慎重!因為你那看似不經意的回覆,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人生未來。
同樣是面對孩子說“媽媽,我想要零花錢。”,以下兩位媽媽的兩種不同的做法,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1、 “理性消費”型
娜娜家境不錯,全家人十分寵愛這個小公主。爸爸媽媽總會給她買書籍玩具,漂亮衣服,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吃零食。
娜娜一天向媽媽提出:“同學都有零花錢,自己也想要零花錢。”娜娜媽媽問;“要零花錢買什麼呢?”娜娜含糊著,最終還是說了實話,想吃零食。媽媽掏出了10元錢,為娜娜的誠實而開心,同時也讓她從心底明白零食的害處。
在娜娜表示以後不會再吃零食後,媽媽表示,娜娜現在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金錢意識,和支配能力,每個月給娜娜固定的零花錢,並且告訴娜娜父母掙錢的辛苦,不要浪費金錢。
在媽媽的教育下,娜娜養成記賬、做預算的好習慣。在工作後對錢的規劃使用十分明確,外加自身的工作能力,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生活也變得更加精緻。
童年時期,娜娜媽媽給予娜娜消費的選擇,並教導娜娜如何合理消費,從而樹立了娜娜正確的金錢觀,也為娜娜未來的生活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哭窮裝窮”型
麗麗和娜娜的家境差不多,然而父母的教養方式卻是天差地別。
麗麗的父母是傳統式的家長,秉行“錢是攢出來”的原則。所以,一家人一年到頭都十分節省。東西換了修修就好了,舊了還能用就行,衣服是親戚剩下來的,只要沒破就會一直穿著。唯一穿新衣服的機會,就是在過年。
與同齡人的顯著差異,麗麗時常感到自卑、羞澀。同學們都報了興趣班,麗麗也想學一門作為自己的特長,她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報XX班。”
媽媽不耐煩的糾結了一會兒,還是拿出了錢,卻冷嘲熱諷到:“我們家不是什麼有錢人家,興趣班的錢都是我和你爸辛辛苦苦省下來的,你可別花的大手大腳。”麗麗雖然報了興趣班,但心情卻異常沉重。
麗麗上大學後,由於賽前培訓費的緣故,與名次擦肩而過,也與未來的機遇失之交臂,但已經沒有機會了。
童年時期錢財方面被嚴重約束、導致匱乏的的孩子。會容易長大後變得吝嗇小氣,斤斤計較,或是更容易貪婪,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造成人格的不健全。
“掙錢不易”的節省與“裝窮”的節省絕對不是一個概念。前者讓孩子學會理性理財,後者讓孩子變得自卑失敗。
那麼家長如何教導孩子正確使用零花錢呢?
1、 在合理範圍內的最大自由
只要孩子並未用錢做一些不符合成長價值觀的“壞事”,那父母應當儘量給孩子支配金錢的最大自由。如果父母過度掌控,那麼零花錢提高孩子理財消費能力的意義也完全消失了。
2、 學會記賬、預算
“吃不窮,穿不窮,沒有計劃就受窮”民間俗語卻也適用每個人。教孩子記下每筆收入,支出的方向,支出的意義,和消費的計劃。養成良好的預算、消費習慣,直接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消費行為和生活水平。
?3、 理解金錢的意義
金錢不是為一己私慾而消費的工具,而是讓他成為大家分享快樂的源泉。孩子買了玩具後,不應該讓他養成“我買的,只有我能玩!”而是讓他明白,分享才是最快樂的。
當孩子有了金錢意識後,父母不該一味的壓制與批評。而是應當正確的引導與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既要讓孩子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又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理財,合理花錢。
孩子“財商”的培養也是一門學問,需要家長好好地加以教育。家長的行為,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