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早在2020年1月,上海就成立了官方的家長學校。 資料圖。 上海開放大學 攝
中新網上海8月22日電 (記者 許婧)在孩子教育過程中,家長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尤其在“雙減”政策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習慣了校外培訓行業提供服務的家長該何去何從,需要接受培訓,考一個“父母合格證”後“持證上崗”嗎?
有意思的是,近來一條“新東方轉型培訓父母”的傳言在“雙減”的背景下引發熱議,新東方火速闢謠,稱“優質父母智慧館”主要是為家長提供各類家庭教育的講座和課程,幫助父母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
事實上,家庭教育近年來一直是社會熱議的話題,培訓家長也不是新鮮事物。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大部分父母都沒有接受過科學育兒知識的培訓指導。家庭教育立法,需要讓更多父母“持證上崗”,要更加註重家庭教育理論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
去年,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教育局、社治委、婦聯正式聯合推出“4C家長”培訓制度,首次對合格家長的基本標準、培訓課程、能力評估等進行量化和明確,進一步完善家校社三方協同家庭教育長效機制。今年,浙江實行了家長學習積分制。3月份,杭州六對父母被強制接受教育,學習如何“為人父母”。
“成都和浙江的家長培訓制度很可取。”在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高湘萍教授看來,家長的持續學習是伴隨孩子成長的最好支援,而不是早早地把自己的人生缺憾寄希望於年幼的孩子來實現,家長培訓不僅指知識,還包括技能、引領成長,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心理服務、健康指導更廣概念的健康要逐步進入醫保,這也需要一個過程。”
家長的焦慮、無措情緒來源於什麼?高湘萍分析,這是源於家長自身對生活對未來沒有信心和沒有把握,家長對生活和生命的價值感不夠完整。她建議家長伴隨孩子成長,重新回顧、瞭解孩子學校學習的內容,更建議家長有自己的學習興趣,保持對新知識的學習熱情,保持自己職業發展的不懈追求。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指出,“雙減”政策下,家長需要一次教育觀念的新啟蒙,家長更應該支援國家有關“雙減”檔案的要求,讓孩子們在週末和節假日,有更多的親子活動,參加有意義的家庭勞動和體育運動。家長們要明白,只關注學業成績是有風險的,孩子的全面發展不是靠學科培訓實現的。
有教育專家說,教育應迴歸家庭和父母,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培訓父母”可以有,關鍵看“怎麼做”。與其說是讓父母“持證上崗”,不如理解為激勵那些願意學習教育理念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家長“終身學習”。
據瞭解,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每300人就擁有一名家庭(親子)教育指導師,為家庭教育進行指導,中國近年也開始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大力發展“家庭教育指導師”。
早在2020年1月,上海就成立了官方的家長學校。其中,“線上課堂”已經播出了47期,線上觀看人次有1500萬,收穫了很多“忠粉”。上海開放大學非學歷教育部部長王松華介紹說,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是推出家長學校時的理念。上海家長學校主要圍繞生命教育、成才觀、親子溝通三大主題給家長提供適需的指導和服務,回應社會、家長的關注點和問題點,推進家庭教育健康發展。未來上海家長學校將密切關注家長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陪伴更多家長成長。
在家長課堂的陪伴下,復旦萬科實驗學校的宓孝同同學的媽媽更加堅定了育兒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我想明白了我想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有了這種核心價值主張,在育兒道路上就沒那麼容易動搖了。”
樸珍合同學的媽媽告訴記者,家長學校的老師教了她怎麼去幫小朋友做時間規劃,還給了營養方面的建議等。如今,她學會了在自己工作很忙也很累的時候,如何更好地進行親子溝通,讓家庭生活更融洽。
王松華稱,家長學校透過每年發放的5萬份需求調研和五次集中座談會來全方位瞭解家長的需求。比如“雙減”政策公佈之後,很多家長可能會有一些焦慮或者無措的情緒,家長學校就會在秋季開學的時候打造“家長學校開學第一課”,針對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新生家長,錄製三節優質精品課。
“上海家長學校將打通家庭教育指導‘最後一公里’。線上課堂會聯動社交平臺,上海家長學校服務熱線會為家長提供個性化的電臺諮詢服務。”王松華說,今後線上下還會圍繞“成才觀”“生命教育”“親子溝通”等主題,開展分層次、多型別、有特色的線下培訓,開展上海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等等。
不可否認,目前整個家庭教育領域的培訓是缺乏行業標準的。高湘萍提出,目前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定位、作用還不完善,專業性不夠,仍需要相關學科的應用研究、提供社會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