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起路來沒完沒了?行走敏感期到了,把控好“三營造兩不要”
很多媽媽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都不免感慨:剛出生的寶寶是最好帶的,隨著發育成長,學會的技能越多,帶起來就越費力,尤其是寶寶剛學走路那段時間,簡直累到虛脫。
寶寶的成長是生理發育的標誌,“三翻六坐八爬周走”每一項新技能,都意味著寶寶開始從一個被照顧的不自由個體,逐步發展成為探索外界的自由個體。
縱觀媽媽的惆悵再多,相信看到寶寶的發育進步還是很欣慰的,不過就怕某些寶寶“剎不住閘”,一走起來就沒完沒了。
案例鄰居家閨女沐沐一歲半了,自從學會走路後,沐沐可謂是發現了“新大陸”,不僅在家裡上躥下跳,出來放風也會不停走動,還要自作主張地爬樓梯,甚至會專門挑不平的路走。
有時候媽媽怕沐沐走的時間長太累,就主動抱著她歇一歇腳,可沐沐完全不領媽媽的情,一刻也不想呆在媽媽的懷裡,非要自己下地走路。
為此沐沐媽媽還特意問了同事和朋友,大家都表示自家孩子在這個階段都是這個樣子,走起路來總是沒完沒了,好像永遠都那麼精神充沛。
與此同時,沐沐媽媽心裡面就產生了一個疑問:“孩子該不會是有多動症吧,為什麼走起路來總是沒完沒了呢?”
NO.1為什麼寶寶走起路來沒完沒了?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有這一現象,這是因為他們進入到了“行走敏感期”。
這個時期的寶寶不僅喜歡走路,還會扶著物體練習蹦跳,甚至會像小豬佩奇一樣喜歡踩泥坑;如果有人阻止他們行走,會透過發脾氣、哭鬧以此來抗拒。
蒙臺梭利指出:兒童在每一個特定時間都有一種特殊的感應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們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從而產生學習、嘗試的狂熱激情,知道滿足他的內在需求,而對其他事物則置若罔聞。
大動作的發育擴大了寶寶探索世界的範圍,也讓寶寶有更多的機會去觸控、瞭解這個世界。
另外,不停走路還有助於提升寶寶的腿部肌肉力量,對於他們來說,每一次成長機會和探索機會都不想錯過。
這是寶寶成長道路上的必經之路,是一種正常的成長表現,每個寶寶都會有這樣的經歷,並不是出現了異常。
一般情況下,7、8個月的時候就會進入到行走敏感期,大約持續到2歲左右才會結束。
NO.2寶寶進入行走敏感期,把控好“三營造兩不要”對於寶寶來說,每一個時期成長都有著特殊意義,行走敏感期也不例外。
如果我們在行走敏感期不能夠正確對待和引導,不僅會影響孩子大動作能力,還會導致他們自信心、抗挫能力等各方面發展,把控好才能幫助寶寶度過這一時期,“三營造兩不要”,媽媽要知道
1)營造安全的行走環境
不論是在家中還是戶外,我們都要保證孩子行走的安全性,比如家裡有稜角的傢俱、熱水設施、玻璃製品等等,我們都要做好收納和整理,避免寶寶行走時因為好奇觸碰這些東西而發生危險。
在戶外我們也要選擇相對空曠的廣場、道路,讓寶寶有充足的空間去行走、探索。
2)營造感知的行走環境
在孩子行走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給他們設立一些小小的難度,比如帶有坡或者石子的道路、土堆沙堆、雨後的泥坑、樓梯等等,都可以成為寶寶感知的行走環境。
不同道路不僅可以擴大寶寶的感知能力,還能夠有效鍛鍊寶寶肢體協調能力,讓他們走起路來更加平穩。
3)營造快樂的行走環境
面對這個新奇的世界,寶寶對每個物品都充滿著好奇,一棵小草、小朵小花、一塊石頭、一張畫片等等都成為他們興趣所在,很多媽媽害怕弄髒寶寶,會阻止他們去觸控感知這些東西。
對於孩子來說,擁有快樂的行走環境,何嘗不是一種更好的成長體驗,面對行走敏感期寶寶來說,我們不要畏懼那麼多。
4)不要害怕孩子摔倒
看著寶寶像小鴨子一樣搖搖晃晃走路時,媽媽總會擔心寶寶會摔倒受傷。
要知道行走是動物與生俱來的能力,而對於人類來說只有透過不斷鍛鍊才能完善這項技能,磕磕碰碰都是在所難免,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只有一次次摔倒後他們才能更快地成長。
5)不要限制孩子自由行走
就像文中的案例所說,沐沐媽媽總是擔心寶寶會累,總會自作主張抱寶寶,這並不是寶寶想要的,如果寶寶有自我行走的意願,不要過多幹預,讓他們自由行走。
父母出於對孩子的保護,總是這也擔心那也擔心,有時甚至會直接抱著孩子或者放在嬰兒車裡,久而久之只會讓孩子失去行走的樂趣。
行走,是孩子成長中極其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也離不開媽媽的悉心指導,正確地幫助孩子度過這一敏感階段。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孩子個體的自由發展,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更好地克服成長道路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