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作者 | 嬌雲

前陣子逛超市,一對母女讓我印象深刻。

5、6歲大的女孩跟著媽媽往零食區走來,女孩嘴裡哼著歌,一路蹦蹦跳跳。

她對媽媽說:“這裡變大了好多呀,以前都沒有這麼多東西……我們好久沒來這裡了,是不是啊媽媽……”

孩子語氣裡洋溢著小小的興奮,在貨架前徘徊的雙腳也變成了跟不著地的小碎步。

媽媽很不耐煩地對女兒說:“哎呀,我讓你挑零食,你挑還是不挑啊?不挑我走了。”

孩子滿含期待的眼神,在媽媽不悅的表情中黯淡了下來,面帶尷尬、悻悻地拿起一包糖果。

這一幕,看得我莫名心酸。

孩子滿腹開心,渴望跟媽媽分享,但媽媽卻責怪她不幹正事兒,喜悅之情被澆一盆冷水,可想孩子內心有多失落、難過。

存在主義精神病學家R.D.萊因指出,親子溝通中,父母對孩子的感受視若無睹,給出的回應和孩子的關注點完全不同,即為“無關反應”。

不少父母認為,孩子知道太少,跟他“雞同鴨講”是常態。殊不知,這樣的回應方式,或將造成孩子持續一生的痛。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無關回應,關掉了溝通之門

微博上一位女孩講過自己的故事。

媽媽抱怨女兒說話敷衍,不跟她講心裡話。女兒卻認為,問題就出在媽媽身上。

從小到大,母女倆對話從來不在一個點上。

女兒談獨立、自由,媽媽卻說人生不過是按部就班;

女兒談愛情、談性,媽媽罵她不害臊;

女兒說童年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媽媽說那都是日子過得太好,吃飽了撐得慌。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敞開心和媽媽分享所見所聞,結果卻變成了各說各話,甚至還討來一頓教訓。

慢慢地,女兒心門開始關閉,遇到事情,也只好悶在心裡。

有人認為,孩子不跟父母說心裡話,表明他長大了,但孩子的內心卻有不一樣的答案。

身邊一個年輕朋友說:

“不是我不願跟父母溝通,只是收到了太多來自父母的否定、糾正、質疑,永遠得不到正確的反饋,一次次挫敗,也就不想跟父母交流了。”

孩子想跟父母談心,但答非所問的回應,只會逐漸冷卻孩子對父母天然熱乎的感情。

主動推開孩子,卻又反過來怪孩子不願親近,太多父母陷入這惡性迴圈之中,卻始終不見自身的問題。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雞同鴨講”式溝通,養出焦慮孩子

發小的父母都是高階知識分子,他們非常在意發小的成績。

從小到大,無論她表達什麼,父母都能扯上學習。

她:爸爸,這個是什麼呀?

父母:別搗亂,看書、寫作業去!

她:媽媽,我想來幫你……

父母:你作業寫完了嗎?你寫完了再過來好吧?

她:今天跟小盆友玩球,好開心啊!

父母:光知道玩有什麼用。對學習多上上心吧!

長期的無效溝通,讓發小感覺很孤獨,經常一個人躲在廁所裡哭泣。

畢業後,發小到一家國企上班。她工作非常賣命,卻也活得比誰都焦慮。她怕做錯事被上司批評,怕公司有活動不讓她參與,怕哪裡讓人不滿意……一點點風吹草動,都能讓她神經緊繃。

由於太容易焦慮,她的婚姻也一再亮起紅燈。

丈夫外出,她會馬上打電話。如果沒人接聽,她就容易崩潰。

平時在家裡,如果丈夫沒及時關注到她,她也會摔摔打打,直到丈夫察覺,跟她道歉才罷休。

哪怕有外人在場,她也毫不避諱。

心理學認為,如果孩子經常得到父母的無關反應,內心會產生巨大的虛無感,形成“存在性焦慮”。

小時候被這焦慮困擾,成長將倍受束縛,最終影響人格的健全發展。

這種存在性焦慮,還會促使個體對身邊的人或事實施控制,以獲得內心些許的安全感。然而,這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很容易破壞了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以父母為中心的愛,多是傷害

綜藝《金牌調解》裡,餘先生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精明、有用的人,將來好有能力繼承家族企業。

然而,他的努力,換來的卻是兒子的叛逆。

兒子中學時,父子倆關係開始變得緊張,在一起就爭吵不休,難以共處一室。

大學一年級,兒子偷偷把學費揮霍一空,父親暴跳如雷,可兒子卻拒絕告知理由;大三時,他瞞著父親創業,失敗後情願借高利貸,也不告訴家裡,更不接受父親的幫助。

父親很痛苦,他想不明白,兒子為什麼對他像對仇人。

在調解現場,兒子的一番話,讓父親流下了愧疚的眼淚。

兒子說,從小到大沒感受到過父愛的溫暖。兩人在一起,父親總在教訓人、灌輸大道理,從不在意兒子的表達,兒子痛苦地說:“感覺從沒被父親看見過。”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費盡心思養育,卻被孩子抱怨“冷血”,父親究竟做錯了什麼?

原因就在於,父“愛”太自我。

父親努力培養兒子,卻從不傾聽兒子的內心,不在意他的喜怒哀樂,看似一切為孩子好,實則卻致力於滿足自我期望。

如此“愛”孩子,無論父母付上多少代價,耗費多少心血,孩子始終感覺不到被愛。

愛,不是憑我想要的去付出,而是以對方能接收到為起點。

走出自我,去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回應他的一切感受,愛才能直抵內心,而親子關係也才更融洽。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愛孩子,就回應他的感受

如何讓孩子感覺被愛?

1、多用“情緒用語”,少說“評判詞句”。

比如,在校門口,媽媽接到一路小跑而來的孩子,只見他滿腳泥汙,衣服也髒了,孩子卻興奮地說:“媽媽,我今天跟同學踢球了……。”

換在以前,媽媽一定會這樣回應:“你看你,把衣服鞋子搞這麼髒。”但現在,媽媽的注意力卻在孩子的情緒上,她看到孩子很開心、滿足。

於是,媽媽試著使用這些情緒詞,來回應孩子:“踢球讓你很開心,你是不是感覺很滿足呀?”

孩子內心的感受被媽媽說中、被看見,內心會生出被理解的感激。

父母接下來有任何建議,孩子才更容易聽得進去。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2、正確回應孩子的感受。

正確回應孩子的感受,是肯定、確認他的每一種感受,在認真對待的同時,也不反應過度,父母在情感上保持克制,同時把孩子的情緒往積極方面引導。

網上一個影片裡,孩子跟媽媽哭訴,自己摔了一跤。

媽媽第一時間確認他感受:“摔疼了是嗎,摔到哪了呀……”

見孩子膝蓋擦破了一點皮,媽媽輕輕吹了吹,接著鼓勵道:“是個小擦傷,現在可能會痛一下下,媽媽給你抹點藥膏,明天就好啦……”。

在媽媽溫和、正面的回應中,孩子的情緒很快平復下來。

回應孩子的感受,並幫助他走出負面情緒。如此,孩子既能學會接納自我感受,又不至於困於消極之中。

心理學家李雪說:“看見,是真正的愛……給孩子生命最好的滋養,是確認孩子的感受,I SeeYou,(我看見你)正是這個意思。”

感孩子所感,應孩子所想,再把他引向光亮那方,如此,孩子才會不斷地蛻變、強大;而父母的生命也被滋養、豐盈。

這,就是真愛的樣子,也是教育所結最甘美的果實。

—— End ——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作者:嬌雲,以文字療己悅人。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27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分享感受,父母大講道理”多少家長,敗在了這種溝通方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