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叔的一個朋友最近正在犯愁,原因是她發現自己家孩子開始說謊了。
這個3歲娃有時候會把“打碎瓶子”的小事賴到爸爸身上,或者不承認玩具是自己弄亂的。
這些現象讓奶叔的朋友開始緊張,擔心自己家孩子從小養成說謊的習慣。有一次嚴厲批評後,還動手給了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
面對幼兒的說謊問題,估計很多寶媽寶爸都像奶叔的朋友一樣,覺得孩子說謊是“惡習”,應該從小嚴厲制止。
但是,事情真的很嚴重嗎?
當發現自己家孩子出現了說謊的苗頭,寶媽寶爸們怎麼處理比較好?
先來給奶粉們出道考試題:
當孩子說出不符合事實的話,就是真的在說謊?
(點選空白處檢視答案)
▼
並不是
孩子說謊一般分為無意識說謊和有意識說謊,家長們需要仔細辨別。接下來奶叔給大家“掰開”分析下:
無意識說謊是指孩子沒有察覺到自己在說謊,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三歲以下。
因為這個階段的嬰幼兒主要靠感知某些動作來探索、適應外部世界,思維意識中沒有感覺到自身的說謊行為,也就不存在故意說謊的動機。
那麼孩子可能會因為什麼對家長無意識說謊?
可能因為想象而說謊
幼兒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但是他們的認知思維和心理活動發展得還不夠成熟,沒有能力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和真實存在的事物區分開,所以經常會把想象的事情當成現實。
比如有的孩子看見別人吃蘋果,會告訴爸爸媽媽自己也吃了蘋果,還能詳細說出口味。
可能因為遺忘而說謊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經常會記不準發生過的事情,說話容易張冠李戴。奶粉們有沒有經歷過這樣一幕:剛告訴孩子玩具是媽媽買的,過會他會說是爸爸買的。
而有意識說謊是指孩子會在和別人聊天時故意說假話,來達到某種目的。
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真正撒謊行為,有可能來自以下幾個原因:
為了獲得別人的表揚說謊
不僅咱們家長愛聽好話,孩子們也喜歡。
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表揚,如果這種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有些孩子可能會為了虛榮心故意說謊,來換取表揚或獎勵。
為了逃避批評或懲罰說謊
“這不許做,那不許玩”。
很多家長要求非常嚴格,動不動就懲罰犯了錯誤的孩子。
這種行為會讓孩子潛意識中形成一種自我保護的狀態,每當做錯事的時候會因為害怕受罰而說謊。
受到成人言行舉止的影響
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家長是他們心中的權威和榜樣。
所以家長對待說謊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奶叔經常聽到有些家長為了哄孩子,隨口答應某件事卻不兌現。
這種欺騙行為會讓孩子認識不到說謊的嚴重性,時間久了他就會模仿家長撒謊成性。
搞清楚了孩子為什麼說謊,奶叔再和大家說說解決辦法。
如果小傢伙只是無意識說謊,那麼寶媽寶爸們不用擔心。隨著孩子長大,他們的認知水平會提高,這種說謊行為自然就會好轉。
在這個時間段裡,大家可以鼓勵孩子發揮想象力,並引導他們用更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願望或想法。
比如上面提到的孩子“吃蘋果”問題,家長們可以和孩子討論蘋果的形狀、顏色,詢問是否想吃蘋果,而不是直接批評孩子撒謊。
如果是有意說謊,那麼寶媽寶爸們就要重視起來。
既要正確引導教育、糾正孩子平時的行為,也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給孩子創造一個民主、寬鬆的生長環境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場所。
在比較民主和寬鬆的環境裡生活,孩子犯錯誤後更容易主動承認,而不會因為害怕批評和懲罰說謊。
父母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經常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咱們家長要言行一致,做錯事情的時候也要勇於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給孩子做個好表率。
藉助少兒讀物和少兒節目引導
孩子小時候喜歡幹啥?
除了玩玩具那就是看動畫片和漫畫書啊。
寶媽寶爸們可以給孩子們講講《狼來了》的故事,還可以看一些和“誠信”有關的動畫片。
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引導孩子,讓他們自己意識到說謊是要承擔後果的,從而約束自己不撒謊。
實戰小課堂
發現孩子偷吃零食但不承認,怎麼辦?
寶爸寶媽們要用溫和的語氣詢問孩子:寶寶偷吃零食了對嗎?是因為餓了還是饞嘴呢?
沒關係,說出來爸爸媽媽也不會懲罰你。我們平時不讓你吃零食是怕你不好好吃飯,以後長不高。
如果下次你還想吃的話,可以像XX(動畫片人物)一樣,先和爸媽說一下,好嗎?
聽了奶叔的分析,寶媽寶爸們再聽到自己家孩子撒謊,可別“一刀切”批評,而要認真分析判斷,找出說謊原因,再“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