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不要了, 媽媽別動手”5歲男孩低頭: 父母情緒失控有多可怕?

由 段幹方 釋出於 健康

孩子還小,容易按照自己的天性來讓父母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是有些父母自己狀態不好,又沒有情緒控制的能力,結果就對孩子打罵,給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陰影。

其實,父母也不希望這樣對孩子的。只是情緒失控狀態下的父母,此時只想盡情發洩自己負面的情緒,哪還有心思考慮孩子的感受呢?

父母應該認識在自己情緒失控下教育孩子會產生的嚴重後果,並及時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孩子好好溝通。

這天,寶媽璐璐正逛完商場出來準備回家,沒想到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原來在一個蛋糕店的外面,一位女士正當著眾人的面大聲斥責自己的孩子。

5歲的小男孩跪在地上,向媽媽低著頭,眼裡滿是淚水,輕輕說道:“媽媽,我再也不要求買蛋糕吃了。媽媽,你別打我。”

璐璐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在經過蛋糕店時,小男孩想吃蛋糕。媽媽不同意,於是小男孩就抱怨了幾句,媽媽瞬間就發火了。

可是這麼小的一件事,媽媽為何會發這麼大的火呢?

璐璐再一打聽,原來是因為這位媽媽最近的工作業績不好,總是被老闆罵,心裡不爽。於是當孩子提出想要吃蛋糕時,媽媽就把在工作上產生的負面情緒轉移發洩到了孩子身上。

也就是說,孩子想吃蛋糕本身沒有錯,但因為媽媽當天的狀態不好,加上媽媽沒有很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所以才會對孩子發這麼大的火。

周圍的路人看孩子可憐兮兮的,於是就上前阻止。可是那位女士並沒有理會,嘴裡還在罵罵咧咧的。孩子只是無助地看著媽媽,一臉的委屈。

見孩子還在哭哭啼啼的,媽媽越說越來氣,甚至還對孩子動起手來。

最後,還是保安趕過來及時制止了她,這件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孩子犯錯就打罵,父母情緒失控有多可怕?

1、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從小和父母待在一起,和父母天生有一種親近感。如果父母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就打罵孩子,長此以往,會在孩子心中留下沉重的心理陰影。這會導致親子關係疏遠,也會嚴重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即便孩子真的犯了錯,家長也不應該上來直接就是一頓打罵。因為孩子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哪裡錯了。而他們在父母的打罵下不僅沒有認識到問題的所在,反而感受到的只有恐懼。

這時家長需要做的首先是引導孩子。如果孩子下次犯錯,家長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懲罰,比如沒收他們喜歡的玩具等,而不是對孩子直接打罵。

2、打罵教育不等於挫折教育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只有在被打罵下,對犯錯的印象才會深刻,才可以避免下次再犯相同的錯誤。這些家長奉行的是一種挫折教育,認為只有打罵才能幫助孩子成長。

然而事實上,大多數孩子並不喜歡體會這樣的挫折,也並不能從這樣的方式裡真正吸取到有價值的東西。

父母從小打罵孩子,對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折磨。粗暴的打罵並不能讓孩子具備抗挫折的能力,相反還會讓孩子害怕挫折。

這樣的孩子,由於總是擔心受到父母的打罵,做事時會表現得戰戰兢兢,時間久了就變得膽小自卑。

3、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也是人,並不是一個物品。父母的表達方式,如果不能讓孩子的內心自發地產生變化,那麼孩子是不會有真正的改變的。

有些家長認為打罵的方式或許粗暴了一點,但這樣能讓孩子屈服,使孩子不敢再犯錯。

但事實恰好相反,這樣做可能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他們需要的只是家長的理解。

家長平時應該和孩子多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要和孩子好好說話,弄清楚原因,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孩子雖然小,但已經能敏銳地感知到父母的情緒變化了。當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現出負面情緒的時候,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而情緒失控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極端的狀態了。情緒失控狀態下的父母,幾乎已經完全被情緒給控制了,這是非常可怕的,給孩子帶來的心理負擔也是非常大的。

父母需要時刻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在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要懂得及時調整自己的能量狀態,使自己的情緒始終處於一種平穩的狀態,和孩子好好溝通,這樣孩子才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