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都喜歡玩躲貓貓,幾個月大的時候,喜歡家長拿東西擋住臉,然後突然移開用豐富的面部表情面對他們,這時寶寶都會逗得咯咯笑。
再大一點,寶寶喜歡進一步的捉迷藏,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一個人躲起來,等著別人去找的那種。
然後大家就會發現當寶寶在玩捉迷藏的時候,他們往往藏住自己的小腦袋,大半個身體都露在外面也沒關係,或者只是遮住自己的眼睛,他看不見你,就以為你看不見他了,跟個小鴕鳥一樣。
這是因為寶寶笨笨的嗎?
不是的,這主要和孩子心理發展的認知有關。
寶寶藏頭不藏腳
在小孩子是世界裡,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會覺得自己想的是什麼,別人想的就是什麼。大家可以回憶下自己小時候有沒有這麼一段時間。
所以小朋友們在捉迷藏時,只藏頭就是因為他覺得已經看不見你了,所以你也看不見他。造成寶寶這種想法的原因是這樣:
1、寶寶的視覺原則:
西蘇格蘭大教育和社會科學學院的副教授 Nicola、東英吉利大學心理學學院副教授 Marti 在一項實驗後發現,相比較人的其他部位,「臉」是孩子認為能不能被看到的一個重要標準。
Nicola 和 Marti 準備了玩具熊和天線寶寶玩偶。實驗中如果從熊的角度去看,天線寶寶會被不同程度的遮擋。
他們邀請小朋友們(61 人,兩歲半組 31 人,三歲半組 30 人)在一邊觀察。
遮擋的形式有 4 種:
1. 熊完全看得見天線寶寶,沒有任何遮擋;
2. 熊完全看不到天線寶寶,完全隱藏;
3. 熊只能看到天線寶寶的頭部;
4. 熊只能看到天寶寶的腿,頭被遮擋起來了。
結果顯示,孩子們在前三種情況下,可以準確判斷出熊是否可以看到天線寶寶(準確度至少為 86%)。
相比之下,天線寶寶的腿露出來但頭部被隱藏時,孩子們就錯誤地傾向於(準確度約 49%)它無法被熊看見。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心理學家們認為,兒童感知看得到、看不到這件事上,是雙向的:你只有在我能看見你的情況下,你才能看見我。
2、寶寶的雙向感知:
南加州大學心理學院邀請了 24 名 3~4 歲的兒童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研究人員 A 把手捂在自己的耳朵上,另一個人會問孩子們:「你能聽到 A 說話嗎?」
同樣,A 把手放在自己的嘴上,另外的研究人員問:「你能和 A 說話嗎?」
這兩個問題,有五成孩子的回答都是「不能」。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孩童版感同身受確是真實存在的。
你遮住耳朵,我就聽不見你說話;你捂住嘴,我就沒法和你說話了。
基於這些原因,寶寶們的世界裡,躲貓貓就是這樣子藏頭不藏腳啦。面對這麼可愛的行為,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家長該怎麼和寶寶玩
1、謹記不嘲諷、不羞辱、不糾正原則:
為什麼要做一個無趣的家長,一遍遍的告訴孩子他藏得不對呢?
孩子喜歡捉迷藏,最終是希望自己被找到。倘若家長非要糾正孩子們的做法,灌輸自己的思想,只會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樂趣,甚至會導致孩子自尊心受挫。
2、參與孩子的遊戲:
好好的陪寶寶玩耍,可是先在孩子周圍努力的“尋找”一番,因為這時孩子是蒙著眼睛的,他看不到你的行為,但是能聽見你的聲音,這些聲音會給他帶來緊張刺激的感覺,一段時候只會家長在做出驚訝的樣子:“原來你藏在這裡啊!”
以孩子的視角參與其中,家長和孩子都能獲得快樂。
3、注意安全:
一些聰明的、勝負心強的孩子,可能會全身心的投入遊戲而忽視了危險,比如鑽進封閉的櫃子裡、爬上高高的窗臺、甚至走出家門......
所以家長在和孩子玩耍時一定要注意家中的環境安全,也要告誡孩子不要在陌生、人少的場合玩捉迷藏遊戲。
鈞媽總結
小朋友躲貓貓、捉迷藏,正是他們透過「找」與「藏」獲得「客體永久性」的過程,也是認知發展的過程。
「客體永久性」是由教育學家皮亞傑首先提出來的,指兒童理解了物體是作為獨立實體而存在的,即使個體不能知覺到物體的存在,它們仍然是存在的。
一個物品,當你看不到的時候,是知道它還在,並沒有消失。
但是嬰兒最初是分不清自我與客體的。
小嬰兒認為,只有自己看得到的東西才是存在的,而當自己看不到的時候,這個物品就是不存在的。
所以大家耐心的陪孩子玩捉迷藏吧,一個能多年流傳甚廣的遊戲,不會是全無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