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45年,男性或將“絕精”?

由 秋長紅 釋出於 健康

全世界正在迎來一場空前規模的生育“災難”。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日前《金融時報》刊登資料顯示,過去50年,全球生育率跌幅超50%。1964年,每名婦女在育齡期平均生育5.1個孩子;至2017年,減至2.4。學術期刊《柳葉刀》預測,到2100年,這一數字會跌破1.7,低於“世代更替水平”的2.1。屆時,全球人口總量將只減不增。

3月16日《科學美國人》《金融時報》刊文指出,很多人都認為這場威脅全球的生育低谷,並非完全出於個人選擇。“更可怕的是,全球育齡期男女的實際生育能力都在大幅下降,生殖相關問題在以驚人速度上升。”《科學美國人》稱。

3個1%,或讓生娃越來越難!

《科學美國人》刊文表示,生殖健康問題在過去幾十年中,出現“3個1%”的不良趨勢。

1. 男性生殖健康問題發生率每年增長“1%”

全球男性生殖健康問題發生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包括精子數量下降、睪酮水平降低,男童生殖器發育異常增多,以及勃起功能障礙“低齡化”。有研究顯示,2005到2017年,40歲以下男性“不行”的發生率,從13.5%增至21.7%。

除精子數量,男性精液質量也在改變,精子畸形多。

美國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環境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教授莎娜·斯旺預測,照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到2045年,男性或將“絕精”。

2012年原國家計生委釋出的《2012年中國男性精子質量調查白皮書》指出,生殖門診造成不孕不育的病因中,男性因素已經佔到了一半以上,而此前七成是女方的原因。

2. 女性自主報告流產率每年上升“1%”

1990-2011年,經年齡調整後,美國女性自主報告流產率,以每年1%的幅度快速上升。其中,大部分流產原因不明。

與此同時,女童第二性徵發育卻大幅提前。據統計,中國兒童性早熟發病率達1%,即100個孩子中就有1個性早熟,女孩發生率約為男孩的5-10倍。

3. 全球總生育率每年下降近“1%”

1960年到2018年,全球總生育率每年下降近1%,多國出現“想生生不出”的情況。在2020年“第四屆東方婦產科論壇”上,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李文教授稱,中國育齡不孕率高達18.68%,2010年高齡生育(>35歲)比例較2000年增長10%。

“很多人聽到1%,就是聳聳肩、不以為然。但將時間軸拉長,我們會看到令人心驚膽戰的變化。”美國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環境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教授莎娜·斯旺(Shanna Swan)稱,研究顯示,20世紀70年代,男性平均每毫升精液有9900萬個精子,到2011年,精子數量降至4700萬個,即40年間降幅達53%。

延伸閱讀

多國面臨低生育率、老齡化社會危機

生殖健康危機無疑將直接影響生育率,甚至進一步加重全球多個國家已經面臨的低生育率、人口老齡化問題。全球近一半國家的生育率已經跌到了2.1以下,即保持人口替代率所需的水平。

《中國經濟週刊》援引韓聯社報道稱,韓國人口危機加劇,出生率近年來不斷下降,去年更是首次出現了死亡人口大於出生人口的現象。英國牛津大學人口學教授也曾對韓國人口問題作出過預警。據央視財經報道,由於學生數量減少,韓國部分高校已經出現招生困難。

而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對日本來說更是一個長期危機。根據日本政府資料,其2019年新生兒數量首次跌至90萬人以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28.41%,少子化和老齡化趨勢繼續加劇。而2020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其新生兒數量可能進一步降低。

我國正在“科學認識、積極應對”低生育率和老齡化問題。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民政部部長李紀恆介紹,中國是當今世界老年人最多的國家,而中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3月20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少子化、長壽化、老齡化“三化並存”是未來中國社會的基本面,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可能根本性地改變。

據新華社報道,2000年左右,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達到7%,標誌著我國開始進入到老齡化社會。據相關研究預測,從現在到2035年乃至到2050年,都將是我國人口老齡化持續快速推進的階段。老年人口比重在2035年時將達到30%左右,到2050年時則會在38%上下。

 

8種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你的“生育力”

熬夜,超重或肥胖,吸菸酗酒,壓力,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醫學界認可、“威脅生育力”的高危因素。

1. 熬夜

中國性學會會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人類精子庫主任姜輝教授2018年在健康時報表示,很多男性習慣性熬夜,其實,熬夜對內分泌有影響,而精子產生跟內分泌有密切聯絡。

2. 吸菸酗酒

長期吸菸喝酒的男性,畸形精子數量多,同時還會降低精子存活率,產生“次品”精子。

3. 超重或肥胖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男科張繼偉2017年在健康時報表示,肥胖會降低男性生殖功能,引起雄性激素釋放減少,導致精子生成出現問題。

另外,肥胖的人會導致陰囊的脂肪堆積,睪丸完全被脂肪覆蓋,就會導致睪丸溫度升高,導致精子活力下降。

此外,肥胖還可能會導致陽痿的發生。

4. 焦慮或沮喪情緒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成年以後,還是在青少年、甚至童年時期,焦慮或沮喪的情緒都會給男性帶來生育力下降。

5. 久坐不動

久坐後,男性陰囊長時間受到擠壓,血液迴流不暢,前列腺持續處於充血狀態,很容易誘發前列腺炎和精索靜脈曲張,導致生精能力下降。另外,陰囊區域性溫度過高,也會影響精子的生成和成熟,導致少精弱精甚至無精。

6. 輻射

中國性學會會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人類精子庫主任姜輝教授介紹,研究證實,大劑量輻射可引起睪丸組織結構改變,增加精子畸形率,降低精子數量、密度等重要指標。一些電子裝置也會對精子質量產生一定不良影響。

7. 燒烤/油炸食物

姜輝教授表示,飲食方面,燒烤和油炸的澱粉類食物中含有致癌毒物丙烯醯胺,可導致男性少精、弱精。

8. 各種化學物質

美國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環境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教授莎娜·斯旺結合自己數十年的研究,認為生育力下降問題根源在於20世紀化學工業的崛起,尤其是廣泛使用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素”的化學物質。包括鄰苯二甲酸鹽、雙酚A等。

目前,關於雙酚A的實驗室研究較多。WHO資料顯示,它具有弱雌激素作用,可能對體格、神經和行為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保護好生育力這樣做!

原標題:到2045年男性或將“絕精”?生育力下降該要重視了!

來源:綜合 健康時報 紅星新聞

流程編輯:tf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