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兒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很多家庭矛盾,基本都來源於兩代人不同的教育觀念。
對中國普遍的雙職工家庭來說,生活壓力很大,受經濟狀況限制,想做全職媽媽比較難,讓老人來帶孩子應該是這種狀況下最穩妥的選擇。
老人帶孩子好不好?這個問題就見仁見智了,她們能幫忙首先就要感激。
但不得不說,確實大多數人都會擔憂,老人會不會對孩子太寵溺,什麼都依著,犯錯不捨得訓,闖禍不捨得打,可能會帶“歪”孩子。
但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隔輩育兒就全都不科學嗎?未必。有些老人帶起孩子來見解獨到,理念前衛,讓年輕父母都自愧不如。
這位硬核奶奶的帶娃方式風靡全網,你覺得怎麼樣?最近火了一位“硬核奶奶”,她就是個帶娃“牛”人,可謂是風靡全網,她的秘訣在哪裡呢?
她從不讓孩子看電視看手機,就是各種玩!把早教都融入到玩耍中去了。例如,只用一張紙巾就能讓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奶奶站在小凳子上,高舉一張紙巾,孩子則站在距離奶奶一米多的位置。
遊戲的規則是,在奶奶鬆手的一瞬間,孩子要跑過來抓住飄落的紙巾,不能讓它落在地上,以此鍛鍊反應能力、注意力和體能。
把紙杯等距離擺放若干個,然後奶奶和孩子都把雙腳套在袋子裡,蛇形蹦跳穿越障礙。看著簡單,但考驗孩子的耐力、協調能力和判斷力。
還有一些紙杯保齡球、紙杯交換、紙杯抽紙等,看著就吸引人的小遊戲。
生活處處是教育,這位奶奶還會把幾雙鞋打亂擺放,然後讓孩子一雙雙正確配對,鍛鍊認知、觀察等能力。
看這位奶奶的帶娃日常,不少網友驚歎,帶娃原來有這麼多事情可以做!評論區的畫風都是:這樣的奶奶給我來一打,這娃不優秀應該都很難。
隔輩育兒不是罪,教育理念很重要
所以說,老人帶孩子,也是弊端與優勢並存。
如今的經濟壓力下,隔輩育兒是大趨勢,基本逃不開了,因此趨利避害是多數家庭的平衡方式。年輕父母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老人帶娃存在的不足,拎清利害關係,想辦法改善。
- 有些老人喜歡用電視哄孩子,可長時間下來,對孩子的視力、智力等都不好;
- 另外,老人帶娃也不講究孩子不同時期的發育重點,全程下來就是吃飽穿暖不磕碰;
- 溺愛也讓孩子自理能力差,渾身壞習慣,容易叛逆又心理脆弱。
但老人帶娃的優勢年輕爸媽們也的確比不了,她們有耐心又細心,什麼事情想得都比較周到,經驗方面肯定沒問題。
那麼,隔輩帶娃到底有沒有兩全之法?有!1、從根源入手,讓孩子“發聲”
其實歸根結底,所有的矛盾根源都是孩子。孩子可以改變的,往往超乎你的想象。
與其面紅耳赤地和老人爭論要不要餵飯,不如讓孩子多看獨立吃飯的繪本,等他意識到自己吃飯原來是這麼棒,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其他同理,不妨嘗試一下。
2、學會情緒管理,少說多做
畢淑敏曾說過:在紛亂和醜惡中長大的孩子,是偽劣家庭的痛苦產品!
遇事就輕易發脾氣,相互指責、埋怨,只會讓矛盾升級,讓整個家庭處在壓抑不快的氛圍中,對孩子的成長反而不利。
少說多做,先尋求解決辦法,才能真正化解矛盾,這才是對孩子好。
3、堅守原則的基礎上,建立適合孩子的育兒法則
記得一位復旦大學教授的經歷,第一個孩子出生後,她拒絕傳統“蠟燭包”;第二個孩子出生時,醫生反而建議她包“蠟燭包”,結果包與不包,兩個孩子都健康長大了。
事實告訴我們,世上育兒法則萬千,各有各的想法,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有適合與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