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寶寶吃飯這件事,很多寶媽會吐槽:
“我們家寶寶,根本不能安穩的吃一頓飯”
“頓頓都得追著喂,每天光餵飯就累得夠嗆”
“喂一頓飯,起碼得一個小時,每次都得吃冷飯”
吃飯太慢、吃飯拖延、吃得太少、必須得喂等等,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沒有給孩子建立良好的吃飯習慣。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我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對寶寶來說意義重大:
1、吃飯,可以為寶寶提供沈村和活動的能量補給;
2、吃飯,可以享受美好生活,感受食物文化;
3、吃飯,可以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有助於寶寶開口說話;
4、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可以促進家庭和諧,增加親子關係。
尤其是2歲之前的寶寶,咀嚼訓練可以讓面部肌肉得到發育,增加語言表達能力。
寶寶獨立吃飯,什麼時候開始最合適?
5~6個月的寶寶,就可以開始吃輔食了,雖然不能提前吃,但一定不可以太晚吃。有些寶媽怕輔食不好消化,到七八個月都不給寶寶吃,這是非常錯誤的。太晚吃輔食,會讓寶寶失去對食物的興趣,增加以後挑食、偏食的習慣。
10~12個月的寶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手眼協調能力,能主動抓取小的食物。這個時候,父母可以給寶寶一塊香蕉、一塊蘋果、一個磨牙棒等,讓寶寶自己拿著吃。另外,父母可以教寶寶用拇指和食指拿捏食物,為寶寶以後自己吃飯做好準備。
13~15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嘗試用勺子吃東西,但會有灑落的現象。
18~20個月的寶寶,父母應該鼓勵寶寶自己吃飯,給寶寶足夠的機會可以自己吃。
2歲以上的寶寶,基本上都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飯,並且很少會灑落出來。
3歲以上的寶寶,可以用勺子、筷子交替使用,並且真正開始獨立吃飯。
培養寶寶獨立吃飯,請做到這5點
1、放手,不餵飯
很多孩子不會自己獨立吃飯,根本原因是父母太心急,總覺得寶寶吃的慢,或者吃飯的過程太髒了,從而拒絕讓寶寶自己吃,所以浪費了最佳培養時期。
千萬不要擔心寶寶會餓著,人與生俱來就有覓食的本能。如果寶寶不吃飯,帶來的後果就是飢餓感,這種後果會給寶寶留下記憶,讓他知道不吃飯原來是要承受痛苦的。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如果這頓飯不吃,或者錯過了吃飯的時間,當你飢餓的時候是沒有食物吃的,必須等到下一頓飯。當孩子獨自承受過幾次“惡果”後,就會明白不吃飯意味著什麼。
2、尊重寶寶吃飯的自主性
允許寶寶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而不是強迫他吃不喜歡的食物,這樣寶寶才不會反感吃飯這件事。讓孩子掌握吃飯的大權,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當寶寶閉嘴、扭頭、吐出食物時,或者明確表達自己吃飽時,就不要再強迫他吃了。
為了不讓寶寶過分挑食,父母可以每天變換著菜品來做,這樣寶寶為了填飽肚子,只能吃自己不是特別喜歡的食物了。父母根本不需要和孩子鬥智鬥勇,也不要過分去哄孩子。
3、吃飯要有儀式感
孩子特別需要儀式感,生活也需要儀式感。培養孩子好的吃飯習慣,一定要先培養飯前儀式感。
吃飯要在餐桌上進行,而且最好全家人一起就坐。飯前洗手,擺放桌椅板凳,穿上圍兜,等待美食的到來。同時,在吃飯時不可以看電視、不可以看手機,儘量保持安靜,但氛圍要輕鬆。
寶寶要有自己獨立的用餐工具,最好每隔一段時間,就給寶寶換一套,增加新鮮感。吃飯流程的建立,會讓寶寶養成一種好的用餐習慣,獨立吃飯自然水到渠成。
4、給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都是在模仿父母,尤其是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有些父母本身愛挑食,吃飯時會說哪個菜好吃,哪個菜不好吃,然後只吃最喜歡的那個菜。有時候吃了幾口,感覺不合胃口就不吃了,或者是吃飯的時候不專心,寶寶都能學會。
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榜樣,吃飯的時候多說食物的營養性,對身體的好處。而且,吃的時候可以稍微誇張一些,表現出吃得很香的樣子,這樣寶寶也能跟著學會。
5、控制零食
有些寶媽總是抱怨孩子不吃飯,經常一天只吃一頓飯。那麼,我就會問她“寶寶是否生病了,腸胃是否明顯不舒服,如果都不是,那就是吃零食了!”雖然這些父母不願意承認,但的確就是。
正常情況下,人一頓不吃飯,到下頓飯的時候,會非常餓,這是一種自然規律。但有些孩子,該吃飯的時候不吃,等到很餓的時候,會隨便找點零食吃,然後下頓飯依然不餓,如此惡性迴圈下去。
父母一定要控制零食,孩子本身胃口就小,有些零食飽腹感很強,稍微吃一些就不餓了。如果不嚴加管控,長期下去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