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成癮,一級致癌物。

這兩個足以引爆“相親相愛一家人”的關鍵詞,說的不是煙和酒,而是檳榔。

很多人可能壓根沒見過檳榔,更別說嘗試過,但對湖南人來說,檳榔是比菸酒更普遍的存在,還有“檳榔加煙,法力無邊;檳榔加酒,永垂不朽”的戲言。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湖南疾控中心2011年發表的《湖南地區食用檳榔流行病學研究》研究顯示,湖南省居民咀嚼檳榔率為38.4%。這意味著,在湖南,每10個人裡面,就有約4個人正在嚼檳榔。

這是由於檳榔中含有的檳榔鹼,可以刺激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讓人越吃越“上癮”,根本停不下來。

而檳榔更大的問題,是致癌。

早在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就將檳榔列入一類致癌物;2017年世衛組織釋出的一級致癌物清單裡,檳榔與砒霜、黃麴黴素並列其中,我們熟悉的蘇丹紅,“才”是三級致癌物。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湖南湘雅醫院聯合旗下5所醫院展開調查,結果顯示湖南省居民口腔癌發病構成高於全國及全世界平均水平,口腔癌死亡構成也高於全國水平;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2019年,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還發布了“關於停止廣告宣傳的通知”,停止檳榔在國內全部的廣告宣傳。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但開啟網際網路,檳榔的廣告不僅不見少,反而有點跳出湖南,向全國“氾濫”的架勢——

《這!就是街舞4》,作為贊助商的口味X檳榔,頻頻出現在在節目中,選手們跳著舞打起廣告,“真‘炸’!下次得多準備點。”

《吐槽大會5》,王勉和楊笠口播的湘潭X子枸杞檳榔,被人調侃,吃檳榔加枸杞,真風險對沖。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就連最近熱播的《掃黑風暴》,為了符合地方民警嚼檳榔提神的習慣,張藝興飾演的林浩也有大量吃檳榔的鏡頭。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近日,又有報道稱湖南將爭取透過立法,確定檳榔為「地方特色產品」,在知乎引來超過2000萬的關注度。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一邊是行業“禁令”,一邊是地方“保護”;一邊是沸反盈天的輿論聲討,一邊是熱火朝天的贊助廣告。

一顆小小的檳榔,為何成了如此矛盾又對立的存在?

一、惡魔的果實

2015年,一個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

一名畏罪潛逃的殺人犯,因為擔驚受怕迷上嚼檳榔,意外發現自己的嘴巴變小了,就這樣“易容”逃了13年才被抓。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其實長期嚼檳榔的人,都有這樣一張標準的“檳榔臉”——方臉,小嘴,黑牙齒。

嚼檳榔,重點在“嚼”,咀嚼動作致使吃長期吃檳榔的人都擁有一對肥大的咬肌,看起來就像開了“方臉特效”。

同時,由於檳榔質地堅硬,纖維比較粗糙,人在咀嚼的時候,檳榔纖維與口腔摩擦,會造成口腔黏膜的區域性外傷和慢性損傷。

受傷就該忌口,但檳榔的成癮性,又讓人慾罷不能。

反覆的受傷、潰瘍,會引發口腔細胞不正常增生,口腔內壁會逐漸變“硬”,隨之而來的就是牙齒被磨平,口中有灼燒感,連嘴巴也越發難以張開。

嚴重的時候,連吞口水都成了奢侈。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在學界,這種症狀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口腔黏膜下纖維性病變”。

而“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是一種癌前病變,經過長期的慢性病理過程可惡變為口腔癌。”——引自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翦新春教授《檳榔致癌物質與口腔癌》

你吃檳榔的時候,檳榔也在“吃”你。

2013年,長篇報道《檳榔王國中的割臉人》曾經這樣描述長期嚼檳榔導致口腔癌的患者:

“他們被割掉舌頭,他們被切去牙床,猙獰的手術傷疤撕裂了他們的臉龐,癌變的噩耗宣佈著他們的死亡……”

在文章中,檳榔愛好者劉桑果由於口腔癌,不得不選擇“割臉保命”。

手術切掉了他的左臉下顎、左牙床和淋巴,看上去他的左臉陷下去,嘴巴合不上,牙齒只能裸露在外。

手術後,由於左眼神經被壓迫,他在接受採訪時已經徹底失明。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還有更加不幸的人,由於口腔癌無法進食被活活餓死,或者由於癌細胞轉移,最終不治身亡。

據統計,2009-2012年,湖南省6個腫瘤登記點共收集口腔癌新發病例297例,死亡病例108例,死亡率為36.4%,很多人形容檳榔為“惡魔的果實”。

與此同時,國內檳榔消費人口有6000萬,銷量還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一張張扭曲的臉,一個個駭人的病例,為什麼都阻止不了檳榔的“蔓延”?

一切社會問題,背後都有經濟問題。

二、檳榔的誘惑

檳榔在湖南的“氾濫”,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檳榔社交”與“經濟保護”。

所謂“檳榔社交”,是在成癮性之後,檳榔早已成為湖南尤其是湘潭地區的“社交符號”——

熟人見面要遞檳榔,求人辦事要送檳榔,婚喪嫁娶也是檳榔。再加上無孔不入的廣告,將檳榔渲染成年輕男女的時髦單品。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在這樣的“氛圍”下,檳榔似乎成了和香菸、辣魚仔差不多的解饞食物,就連小朋友放學後都會聚在一起,分著吃一包檳榔。

更有甚者,會用檳榔逗小孩,看他們皺著眉頭大嚼檳榔,還會看笑話似地問,“味道怎麼樣?”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短影片平臺上,4歲的小孩抽著煙嚼著檳榔

雖然湖南是檳榔的消費大省,但檳榔的主要產地,卻在海南。

海南,是我國“四大南藥”的主要產地,檳榔作為四大南藥的其中之一,曾被用來治療絛蟲、鉤蟲、蛔蟲等寄生蟲感染。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也許是吃法問題,也許是技術問題,不知道中間經過了怎樣的“博弈”,湖南最終成了檳榔的加工大省,天眼查資料顯示,全國經營範圍中包含“檳榔”的企業數量,湖南省排名第一。

全國排名前十的檳榔加工企業,也全部來自湖南。

據統計,2017年,海南省檳榔產業的總產值約260億元,包括種植(60-70億)和初級加工、物流業(220-230億);而湖南省檳榔的深加工及相關產業,年產值約為500-600億元。

一顆小小的黑果子便能撬動500億市場,難怪檳榔加工企業紛紛在廣告中弱化檳榔的致癌性,難怪湖南想要透過立法確定檳榔為「地方特色產品」。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一個社會問題一旦和地方經濟掛上鉤,就不是一句“全面禁止”能解決的問題。

尤其是,2020年,湖南全省的檳榔銷售網點超過200萬個,從事檳榔生產、銷售的人員,超過200萬人。

動一個行業,牽涉到上百萬人的生計,以及過億的稅收,企業捨不得關張,政府也不忍心廢禁。

但我認為,短期的經濟利益,永遠不能和長遠的民生健康相提並論。

你不能指望一家檳榔企業,為民眾健康兜底,為地方醫療付費。

三、雙面檳榔

對檳榔的“限制”,其實從未停止過。

檳榔屬於熱帶作物,中國臺灣、印度、泰國等地,一度是檳榔的生產和消費重頭。

在泰國,發起於1950年代的禁菸運動讓檳榔受到管控,從2012 年起,泰國完全禁止了檳榔的進口和銷售。

在新加坡、阿聯酋和加拿大等國,也完全禁止了檳榔製品的銷售。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在臺灣省,檳榔的食用者和從業者加起來超過200萬人,為了降低嚼檳榔引發的健康問題,地方政府大力宣傳檳榔危害,並提供社群戒除服務,農民如果將檳榔改種其他作物,還有補貼。

作為臺灣的鄰居,1996年,廈門實施《廈門市禁止生產、銷售和食用檳榔規定》,禁止在廈門市轄區內生產、銷售和食用檳榔。

今年3月,廣州市監局宣佈,全市媒體、戶外廣告全面停止釋出檳榔廣告。

8月,中國駐伊斯坦布林總領館官網提醒,中國同胞切勿攜帶檳榔入境土耳其,依據土耳其法律,檳榔中所含檳榔鹼因具有致幻性而被認定為毒品。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似乎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對檳榔進行“限制”。湖南地方,對檳榔也是又愛又恨。

2019年3.15,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在輿論壓力之下,曾出臺過一份《關於停止廣告宣傳的通知》。

但這隻能算“行業自律”。

沒有法律限制的行業自律,在真金白銀面前一文不值。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檳榔公益廣告

目前,我國對檳榔暫時沒有一個通行的法律規定,檳榔和香菸一樣,吃不吃更像一個消費者行為。

我是成年人,我嚼檳榔又不犯法,健不健康是我的問題,你管不著。

但問題是,檳榔又不像香菸一樣,做到了“科普”、“警示”的提醒。

香菸的外包裝上,會有“吸菸有害健康”的標識;零售店的香菸,酒精,也不允許賣給未成年人。

但檳榔卻“登堂入室”,成了熱門綜藝、電視廣告裡的寵兒。

電視中插廣告裡,演員大喇喇告訴你,“檳榔是個好東西,提神醒腦”。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這!就是街舞》中,選手拿著檳榔跳舞,儼然檳榔給了他舞起來的動力。

而《吐槽大會》裡的枸杞檳榔,更是直接拿枸杞和檳榔搭檔,將檳榔包裝成養生品。

2015年4月,中國檳榔網對主要電影片道晚間廣告進行檢測,發現X品牌的檳榔共計在12個頻道投放了1319次廣告,預估費用超過1426.32萬元。

這些電視、節目的受眾,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或者是更小一些的孩子。

他們或許沒有健康常識,或許只是出於好奇想要模仿,或許被檳榔華麗的包裝吸引,卻一不小心,邁入深淵。

檳榔行業的整改,也許沒有辦法一刀斬斷,但至少也應該是溫和地推進。

從檳榔的健康宣傳,到產業的引導轉移,或者用途的升級探索,從業者的指導補貼……都是艱難但必須要走的路。

因此,我們不允許檳榔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電視、網路媒體上,不加節制的宣傳是社會健康教育的倒退。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哪怕它披著金光閃閃的外衣,也是害人健康的垃圾。

2013年,央視推出“檳榔致癌”的專題報道,但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僅2個月後,央視又改口說,“海南檳榔無毒副作用”。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2019年,國家衛健委明確規定,列入國家藥典的物質(包括檳榔)不得制定食品安全的地方標準。

2020年,最新修訂的《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裡,沒有出現“食用檳榔”。

也就是說,檳榔不是食品。

雖然有地方經濟的護身符,但檳榔的發展,註定只能像香菸一樣“猥瑣發育”,而不能換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頻頻出現在廣告媒體中,光明正大地損害人民的健康。

否則,在國家頻頻出手整頓房地產、教培行業的今天,無序的檳榔產業,終會迎來國家的出手。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本文轉載自:酷玩實驗室


參考資料:《致癌檳榔,盯上年輕人!2萬多人被割臉,“封殺”都沒用,憑啥這麼囂張?》,釋出於“中國家庭醫生雜誌”

《嚼檳榔致癌又上癮,為何管不住?湖南將立法確定它為“地方特色產品”》,釋出於“南方都市報”

《你永遠叫不醒那些裝睡的檳榔痴迷者》,釋出於“每日人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855 字。

轉載請註明: 50萬封口,威脅生命,揭露檳榔致癌到底動了誰的乳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