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維持和提高,需要一個良好的營養作基礎,作為普通百姓,從各種途徑或多或少地獲得各種營養知識,特別是進入資訊時代,商業性宣傳和民間性傳說使缺乏營養基礎的普通人無所是從,基於片面的,零散的營養知識,往往會陷入營養的誤區。
怎麼辦?
因此,要講究營養,提高自身健康,要求我們對營養有一個較全面地學習和理解,掌握科學的營養基礎知識,避免走入營養誤區。
營養誤區一:“不吃脂、只吃油”
人攝入的食物脂肪有兩種來源,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其中動物性脂肪因在常溫下呈固態,故稱之為“脂”,如豬油、牛油、羊油等,肥肉的主要成分也是脂肪,植物性脂肪在常溫下呈液態,故稱為“油”,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芝麻油等,其組成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動物性脂肪中所含脂肪酸多為飽和脂肪酸,而且含有膽固醇,攝入過多容易造成血脂增高,引起中老年人肥胖、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冠心病。許多人由於過於擔心動物脂肪對健康的不利影響,因此對動物脂肪敬而遠之,連一點點肥肉都不敢吃,機體需要的脂肪只從植物油中攝入,這種情況在我國的一些家庭中相當普遍。適當攝入動物脂肪,可提高膳食感觀性狀,使飯菜增加誘人的芳香,從而增進人的食慾,保持健康。所以不是要完全排除動物脂肪攝入,無論是青年人還是老年人,無論是婦女還是兒童,適當攝入一些動物脂肪或肥肉對身體是有益的。
營養誤區二:“早餐吃少,晚餐補齊”
對於上班族來說,早晨的時間非常緊張,沒有時間準備一個像樣的早餐,家庭成員出門有先有後,難得坐在一起,往往是草草吃點東西,甚至不吃早餐,就去上班了。而到了晚上,有比較充裕的時間烹飪,家庭成員齊集一堂,飯菜常常十分豐盛,以補回早餐的不足。其實,這種膳食習慣是很不合理的。從人的生理需要來看,早餐應當是有質有量的一餐,因為人體活動,特別是腦力活動需要能量和各種營養素。一個人從晚餐到次日早餐前,其間隔有十多個小時,胃早已空了,上午又是一天中活動量最大的時間段,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不吃早餐,那麼血糖就得不到及時的補充而下降,就會嚴重影響腦組織的正常機能活動,使人常常表現為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人的思路變得遲緩等。尤其對於青少年,還會影響大腦的重量和形態的發育,對大腦造成損害。
豐盛的晚餐使人食量增加,油脂攝入過多。晚飯後,又沒有多少活動,容易造成能量過剩,導致脂肪儲存而日益發胖。另外,由於夜裡睡著後人體內血液流速減緩,大量血脂容易沉積於血管壁上,時間長了,容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尤其是老年人,這種情況更易發生。
因此,合理的膳食結構應是:早餐、午餐和晚餐佔一日能量的百分比為25%~30%,40%和30%~35%。早餐和午餐應該高質量、高營養,能量適中;晚餐相對地清淡一些,攝入適量。
營養誤區三:“不吃雞蛋”
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在我國人群中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佔所有死亡人數的40%以上,是死因順位中的第一位。由於對患病的擔心,我們常常聽到人們說:“雞蛋含膽固醇高,別吃雞蛋”。一些中老年人往往不吃雞蛋,甚至影響到家裡的其他人也不吃或少吃雞蛋。
其實,膽固醇是一種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在體內作為合成維生素D、性激素和膽汁的原料,同時,神經組織中存在較多的膽固醇。因此,絕對不吃膽固醇是不對的,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做到飲食適量才能增進健康,減少疾病。另外,雞蛋所含有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是食物中蛋白質質量最好的,不論是老年人還是兒童,每日都需要一定量的優質蛋白質。
一個雞蛋含有的膽固醇大約為280~300毫克,主要在蛋黃裡。沒有高血脂、心腦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內,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來源:中國疾控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