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一歲內的寶寶每天多數是喝母乳或奶粉,外加吃一些簡單的輔食。家長希望寶寶吃得健康又美味,往往更看重奶粉和輔食的質量,而忽略了其他重要條件。
小嬰兒和成年人相比,每天攝入的“食物”貌似健康很多,可錯誤的餵養方式可能會導致寶寶把很多有害物質吃進肚子,家人卻渾然不知。
寶爸用開水給娃衝奶粉,月嫂忍不住批評他
郭先生在妻子生下女兒後表變超級奶爸,原本請了月嫂但很多小事他都會親自上手。
因為妻子的母乳量不是很理想,寶寶出生沒幾天就喝上了奶粉,郭先生直接攬下這個任務,可沒衝幾次就被月嫂批評了。
剛開始郭先生不用月嫂衝奶粉,月嫂還以為是他信不過自己,可當月嫂看到郭先生的衝奶方式沒忍住說了一句:“你這麼衝奶太不靠譜了”!
原來,郭先生每次都是在飲水機接開水,衝開奶粉後再把奶瓶放到水龍頭下“沖涼”。月嫂表示這樣不僅“燙死”了奶粉中的營養物質,也把奶瓶中的有害物質燙出來了。
月嫂並不是在嚇唬郭先生,她雖然說的簡單直白卻是有一定道理的,和奶粉沒營養相比“有害”的物質更坑娃。
小嬰兒可能每天都在和“微塑膠”接觸
《自然-食品》中曾有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資料,相關研究人員發現,1週歲內的嬰兒每天約與160萬顆微塑膠接觸,且有一部分是被嬰兒喝進了肚子裡。
如果小寶寶使用的是PP奶瓶,每天接觸的微塑膠可能是成人的2600倍,“微塑膠”釋放量多少,取決於奶瓶的材質,也和家長衝奶粉的方式有關。
部分奶瓶所釋放的微塑膠直徑甚至不到1微米,這些看不見的微塑膠可輕鬆透過奶嘴的小孔,被寶寶喝下去。
微塑膠進入到寶寶體內很難完全被排出去,長期積累下來將對寶寶的健康產生影響。
導致奶瓶大量釋放微塑膠的原因,和家長衝奶粉的方式有很大關係,家長常用的“開水燙奶瓶”法,對寶寶來說危害不小。
以PP奶瓶為例,它雖然是比較安全的奶瓶材質,但當瓶體接觸到95℃左右的水時,微塑膠釋放數量將大量增加。當家長開水燙過奶瓶後直接衝奶粉再搖一搖,寶寶相當於在喝“微塑膠”。
PP奶瓶本機不適合高溫煮燙,家長有這個習慣儘快改成用溫水洗奶瓶,或在燙完奶瓶後晾一晾,再用涼水徹底沖洗2~3遍,儘可能將看不見的微塑膠帶出去。
所以說,家長在給寶寶買好奶粉和輔食的同時,還要多加註意各種細節,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
怎樣讓寶寶“躲開”微塑膠的傷害?
家長看不見寶寶也喝不出的“微塑膠”,怎樣才能躲開呢?寶爸寶媽平時注意以下幾件事。
▼ 調整衝奶粉的方式
正確的衝奶粉方式,是將開水在水壺或者玻璃容器晾至40℃左右再倒進奶瓶裡,這樣奶瓶中的“微塑膠”就不會被燙出來,寶寶的喝到的奶粉更安全。
▼ 可更改奶瓶材質的選擇
微塑膠在PP奶瓶中的含量較多,對於還不會自己抱奶瓶的小嬰兒來說,玻璃奶瓶是比較好的選擇。
如果家長擔心奶瓶太容易摔碎傷到寶寶,那麼也可以選擇更安全一些的PPSU奶瓶。這類材質的安全等級更高更耐高溫,給寶寶衝奶粉喝更放心。
微塑膠不僅存在於奶瓶中,也存在於寶寶的玩具和衣服等物品上。家長給寶寶挑選優質的玩具和餐具,可避免寶寶啃咬時吃進去有害物質,另外純棉衣服穿起來舒服且材質安全,是寶寶衣物面料的首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