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並非冬季成果,為何卻取名為冬瓜呢?這是因為瓜熟之際,瓜皮表面會蒙上一層白粉狀的東西,很像冬天的白霜,因此,冬瓜也稱為“白瓜”。再者,因為其外形為橢圓形,也酷似睡覺時所使用的枕頭,因此也有“枕瓜”的別名。
冬瓜性甘而微寒,皮頗厚,瓜瓤潔白如棉絮,瓤中有籽,可以入藥,醫書稱作“冬瓜子”。根據《別錄》記載:“冬瓜味甘,微寒。”而《隨息居飲食譜》也記載:“冬瓜清熱,養胃生津,滌穢治煩,消癰行水,治脹滿,瀉痢霍亂,解魚、酒等毒。”
陶弘景《名醫別錄》亦說:“冬瓜利小便,治腹水腫脹。”由此可知,從食物的性質來說,冬瓜屬性微寒,具有利水化溼的功效。歷代本草也有記載,都說能治腫脹、消熱毒、利小便。
從近代醫藥學家的化驗報告也證實,冬瓜內富含維生素,其他營養素雖不豐富,但它的瓤含有植物纖維,讓人吃了極易消化,對腸胃也頗有助益。也正由於冬瓜富含維生素,且皮、籽、肉、葉皆可入藥,民間就有句俗諺說:“冬瓜入戶,不進藥鋪。”
用此物煮水喝,每天一杯,小便通暢了,體內溼氣也沒了,早知早好!
所以,在酷熱的天氣裡,外出被曬得又熱又燥,使體內容易產生熱毒,加上許多人出汗後又愛喝冷品消熱,不小心過量就會導致水溼凝滯、削弱脾胃,此時就可用冬瓜作解藥,除了清暑解熱外,亦可兼利水滲溼。
在煮冬瓜水時,如果能夠連外皮一起煮的話,效果會更佳,因為冬瓜皮更具利水之效。不過,由於冬瓜藥性偏涼。《食療本草》就警告說:“熱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即是說病症屬熱的患者食用較適宜,而屬虛寒的患者食用,則易損傷正氣。
清洗儲存:好的冬瓜,貯存1個月都不會壞,但應該放在沒有陽光照射的乾燥處,並在瓜下放草墊或木板。
禁忌:冬瓜性寒涼,久病與陰虛患者忌食冬瓜,脾胃虛寒易洩瀉者宜慎用。至於體質屬寒性的人,為了避免飯後腹脹不適、消化不良,應加入姜,以中和冬瓜的寒性,避免傷及腸胃。正在服用滋補藥品的期間也最好忌食。
朋友們,你們愛吃冬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