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的發展,年輕人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因而男主外,女主內的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家庭需要。有些有孩子的家庭,就會把寶寶寄託的給老人撫養。一來可以緩解生活壓力,二來可以增強祖孫之間的感情。許多老人更是把孩子當作掌上明珠,家裡一旦有什麼好的,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祖孫,因此孩子也會被慣出許多壞毛病,甚至有些不講禮數。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尤其是去別人家做客,不僅要尊重主人也要尊重客人。有這樣一位奶奶,帶著孩子去村裡吃酒席,結束之後卻被全村“拉黑”,之後的酒席再也沒邀請過他們,還有村民議論說這奶奶要是不會帶孩子就別帶。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原來奶奶帶孫子去吃酒席,小孫子絲毫不怕生,更想吃什麼夾什麼,一碗菜剛端上來,長輩還沒動手,孩子早就虎視眈眈了。更過分的是,孩子不是用筷子夾菜,而是直接用手抓。一碗好好的菜,被孩子的手弄得一團糟,旁人根本無法下筷。
當主人家端上骨頭的時候,這熊孩子更是一把抓過來,“先啃為敬”,隨後看著自己的盤子已經裝滿,居然又把吃過的骨頭放回了餐盤。有的人勸告奶奶說管一下孩子,卻遭到了拒絕。一來二去,同坐的客人都沒了食慾,掃心離席。而這位奶奶卻滿臉慈愛地看著孫子,在她眼裡彷彿這只是孩子的一場遊戲罷了,大家陪孩子玩一會沒有什麼。
後來人們瞭解到,這位奶奶十分寵愛孫子,對於孫子的要求是無條件滿足。不僅是想要什麼就給什麼,甚至還可以為了孫子得罪別人。酒席過後,全村人都留了個心眼,再也不打算邀請他們了。並且吐槽,這孩子真沒規矩!
雖然,老人帶孩子比年輕的父母更有一些經驗,但是在教育方面總會有很多不足。餐桌禮儀作為基本的一項交際禮儀,大人更應該好好教導孩子,以免以後出洋相。
首先我們要觀察孩子當前在飯桌上的行動,以下三種行為都是不懂禮貌的表現:
一.吃獨食
一些家長會把孩子喜歡吃的菜端到他面前,似乎變成了孩子的專屬。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主動把喜歡的放到面前,開始“吃獨食”。有些孩子反應比較誇張,一旦有人去夾他喜歡吃的菜,就會生氣、大叫。我們要告訴孩子,飯桌上的菜不是某人專屬,要讓孩子學會分享,而不是學會佔據和自私。
二.高談闊論
中國有一句古話:“食不言,寢不語”。吃飯講話本來就是一件不太禮貌的事情,何況高談闊論呢?一些孩子比較霸道,飯桌上也不忘表現自己,總喜歡大吵大鬧,也不認真吃飯。而且思維、眼界有限,說的一些話也是不著邊際,甚至喜歡搭茬插嘴,弄得大人十分尷尬。
三、不吃乾淨
如果是去別人家做客,吃乾淨碗裡的飯是最起碼的一種尊重,既肯定了主人的款待,又表現出了節約糧食。而一些孩子偏偏不懂得“粒粒皆辛苦”,每次盛的多吃的少,在家裡更是如此。所以家長要告誡孩子,盛適合自己的量,不要剩飯,學會節約。
同時,餐桌禮儀還有許多,這裡就再列舉一些,以供孩子學習:
一.不吧唧嘴
一些人吃飯總愛吧唧,否則就吃不出滋味。其實吧唧嘴相當不禮貌,會影響大家的用餐氛圍。要教導孩子細嚼慢嚥,安靜地進食。
二.不翻菜盤
前些日子陳小春在聚餐時翻菜盤,被應採兒喝止的影片流傳於網上。筷子是進食的工具,自然會有一些唾液粘在上面。因此,看中哪一塊就夾哪一塊,否則整道菜都是“口水”,別人也會沒有食慾。
三.不敲碗筷
在南方的一些地區,吃飯敲碗筷是乞丐的行為。餐桌上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制止,不僅難聽,還會給家裡帶來“晦氣”。
四.不要和別人撞筷
飯桌上出現撞筷也是很不禮貌的事情,因此我們要教孩子等別人夾完菜,自己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