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秋冬季節警惕輪狀病毒侵染嬰幼兒 家長該如何保護孩子?

由 廉擁軍 釋出於 健康

秋冬季節,臨床多發嬰幼兒秋季腹瀉,而輪狀病毒是引起兒童重症腹瀉的最重要病原,但很多家長對輪狀病毒腹瀉還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只是普通的拉肚子,往往因此延誤治療時機。日前,就秋冬季嬰幼兒免疫知識科普——輪狀病毒疾病教育問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劉翠英接受採訪時如此表述。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3 年,全球 5 歲以下兒童大約有 22 萬死於輪狀病毒感染,目前治療沒有有效藥物,而預防接種是控制傳染病最有效、最簡單、最經濟的手段。中華預防醫學會副秘書長、保健時報社社長張伶俐表示。

輪狀病毒為何對嬰幼兒如此不友好?家長在護理孩子過程中應注意什麼?如何防範病毒侵染孩子呢?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秋冬季輪狀病毒高發 5 歲以下兒童最易中招

輪狀病毒是兒童重症腹瀉的最重要病原,具有很強的傳染性,5 歲以下兒童幾乎人人都遭受過輪狀病毒的侵染。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輪狀病毒的檢出率是相似的,完整的體系設施和良好的衛生條件也不能阻止輪狀病毒的傳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李丹地介紹。

她介紹,全球每年輪狀病毒可導致 11400 萬例發病、2400 萬例就診、230 萬例住院、21.5 萬例死亡。在我國每年輪狀病毒可以導致 2700 — 4000 例的死亡,59 萬例的住院,970 萬例的門診就診以及 1200 例的發病。

6-24 月齡是輪狀病毒的年齡高峰,6 月齡之前比較低,這是因為母乳中的母傳抗體給嬰幼兒做了保護,但 6 月齡之後,母傳抗體逐漸減少和消失。如果在 6 月齡之內,把輪狀病毒疫苗接種完全,能很好的保護孩子的健康。李丹地說。

每年的 10 月到次年的 3 月是輪狀病毒發病高峰。

劉翠英表示,秋冬季時會爆發一個門診高峰,但這個病在一年四季裡都會出現散發性病例,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輪狀病毒感染控制難度大 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

李丹地表示,輪狀病毒排毒時間長,病後 4-8 天需要持續排毒,少數病人可以達到 18-42 天;排毒量大,每毫升患者糞便含有 10 億以上的病毒顆粒,而要讓患者感染的劑量卻非常小,10-100 個病毒顆粒就足以感染;而病毒在外界環境中非常穩定,可存活數月。輪狀病毒還耐酸,不易被胃酸所破壞,因此控制其傳播的難度極大。

輪狀病毒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腹瀉和吐,嚴重者會發生髮熱和脫水,如果脫水沒有及時糾正,就容易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李丹地說。

輪狀病毒首次感染症狀最為嚴重,而營養不良的兒童得輪狀病毒腹瀉時,死亡率是正常兒童的四倍。

輪狀病毒不僅引起胃腸道內的症狀,還可以導致臟器損害。臨床上,輪狀病毒會引起呼吸道症狀,引起心肌酶升高,轉氨酶升高,這些都是輪狀病毒侵犯了肺、心臟、肝臟、腎臟現象;在 ICU 還能看到輪狀病毒引起抽搐的患者。李丹地說。

劉翠英也表示,當孩子腹瀉的外觀有特徵性的改變,腹瀉是水樣便,且呈蛋花湯樣或米湯樣,拉 10 次甚至到 20 次以上,且瀉比吐更嚴重時,家長就要引起警惕。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危重病救治中心主任許峰表示,臨床上,患輪狀病毒腸炎的幼兒會頻繁腹瀉,導致有效迴圈血量急劇減少,在臨床上低血量屬於休克,這是最危險的一個發病症狀。一旦患兒出現休克,家屬沒有及時送醫,就有可能錯過最佳的搶救時間而導致死亡。特別是本身就有基礎疾病或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幼兒,一旦出現頻繁腹瀉,一定要及時口服補鹽液併到醫院就診。

防治輪狀病毒,最好的方式是接種疫苗

李丹地表示,輪狀病毒腹瀉的患兒和無症狀的帶毒者都是輪狀病毒的傳染源。病毒主要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少數是透過呼吸道傳播。

" 因為輪狀病毒糞口傳播是經過口來傳播的,所以手衛生很重要。"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傳染科主任曾玫表示。講衛生,勤洗手,是每個家長保護孩子預防腹瀉的重要手段。

劉翠英也表示,小孩得病都是因為拿玩具、啃玩具和吃手導致,我們要給他一個安全的、有效的、衛生的環境非常重要。

對得了輪狀病毒感染有有效治療藥物嗎這個問題,李丹地遺憾地表示,現在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目前主要就是對症治療,口服補鹽液、腸粘膜保護劑、補鋅,較為嚴重的就該補液,如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 接種疫苗是唯一預防輪狀病毒重症腹瀉的有效手段。" 專家們均表示。

" 嬰幼兒應在 6 周齡後儘早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以確保在自然感染的輪狀病毒之前獲得免疫保護。" 李丹地強調。

曾玫也提示,輪狀病毒疫苗第一個目標是預防重症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感染一次,可能會感染第二次、還可能會多次感染,但第一次最重。目前已有的疫苗能滿足全球兒童重症輪狀病毒腹瀉和大部分人的輪狀病毒腹瀉。與一般疫苗不同,輪狀病毒疫苗需要接種 3 次,但是接種後可以管 7 年,會成為孩子持續的保護傘。 ( 李軼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