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幾歲會說話才正常“孩子什麼時候能學會說話?”這是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學會說話,是孩子一生當中非常重要的發育節點,家長對此一定不能大意,而對於學說話這件事表現出足夠的,甚至過分的擔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孩子幾歲會說話才正常?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說話比較晚,心裡就產生了極大的憂慮。從整體上看,孩子在幾歲能學會說話,在什麼樣的年齡段能掌握什麼樣的語言能力,是有規律可循的。今天我們就簡單聊下這個話題,供各位家長參考。
嬰幼兒語言發展里程碑
人的各方面能力成長是有其自身的規律的。經過相關專家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目前我們對嬰幼兒在不同年齡節點所應掌握的語言能力,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這裡我們為大家總結了一個表格,隨後一一分析。
總的來看,嬰幼兒的語言發育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時期:
1、準備期——1歲以前
這一時期孩子的特點
此時孩子還不具備用語言表達的能力。在這個時期,孩子在語言方面的能力,僅限於發出一些意義不明的音節,或隨周圍大人們的聲音進行模仿。在這段時間,雖然孩子還不會說話,但這卻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學習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模仿與重複。同樣,孩子在語言的準備期,也在經歷這個“模仿和重複”的過程。雖然孩子並不明白,為什麼周圍的人會發出這樣的聲音,他們究竟想表達什麼樣的意思,但孩子出於本能反應,還是會下意識地進行模仿。
家長應該注意的事項
在這個階段,家長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孩子身邊,多說,重複地說。用溫柔的語調和清晰的發音,持續不斷地給孩子語言的刺激。就像我們學外語那樣,反覆地閱讀某一個句子,重複地聽某一段教材,讓自己產生對“語言”的“感覺”。
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都聽不懂,我們現在這麼“說”有什麼意義呢?前面我們提到,這段時期就是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準備期。“聽得懂”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你都不讓寶寶聽到,他怎麼會自己聽懂呢?所以不要怕聽不懂,在這個時期,要儘可能地向孩子進行語言的“輸入”
2、表達期——1-2歲
這一時期孩子的特點
此時,孩子已經可以自主地進行表達——儘管這種表達,在家長看來還是非常幼稚的。孩子會指物說名,會有意識地用語言呼喚自己的父母。此時孩子的語言發展,已經由之前的“輸入階段”,轉換為“輸出階段”。
這也是孩子逐漸與周圍世界產生互動的一個重要標誌,孩子的思維和意識在此時也在迅速地發育。有很多人認為孩子說話早代表智商高,實際上就是孩子與周圍世界產生互動的速度快。而這個速度越快,孩子接受的資訊就越多,這個過程孩子的大腦受到大量刺激,也就激發了神經系統的發育,進而“智商”也會高一些。
家長應該注意的事項
這個時候,家長除了堅持在孩子身邊多說外,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對孩子的語言進行相應的回應。如果孩子試圖叫我們,那我們一定要在第一時間給孩子以積極的回應,並在此時適當地增加與寶寶的“對話”,持續刺激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我們有時會見到這樣的情況:當寶寶喊媽媽時,一旁的媽媽會用特別誇張的語氣加以回應。有的人將此看做是媽媽的寵愛,實際上這樣做也有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當孩子發出語言時,周圍的人給予回應,這時就會產生一個良性迴圈,寶寶既能肯定自己剛才發出語言的功能和用途,也激發了他自己繼續說話的興趣。
3、爆發期——2歲以後
這一時期孩子的特點
一般來講,孩子在2歲後就已經開始具備相當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不僅能掌握很多的詞彙,同時表達的方式也變得複雜起來。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的語言能力開始高速發展,一天一個變化。這可能也是家長們最開心的時候之一了。
從此時起,家長對孩子的語言培養,就不用像之前那樣緊張了。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已經進入正軌,已經具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到此時,關於孩子的語言問題,家長們可以適當鬆口氣了。
孩子幾歲會說話才正常?家長應該注意的事項
此時家長們注意的焦點要有所改變。從以前追求語言的數量,轉變為追求語言的“質量”。因為現在孩子幾乎可以做到“聽到什麼就學會什麼”,所以家長在平時說話的時候要多加小心,防止一些不恰當的表達方式對孩子產生錯誤影響。
舉幾個常見的例子。比如,罵人、方言、口頭禪等。在這個時候,如果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家長就必須得給孩子做出正確的榜樣。現在你就能體會到,為什麼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為你會發現,孩子跟自己的說話方式是那麼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