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位家長分享了自己孩子如何從乖巧懂事變得叛逆厭學的經歷。在孩子進入初三後,上午請假在家學習,下午去學校正常上課,晚上放學回家還得刷題到深夜。在中考之前的一個月內,家長特意花錢給孩子請來私人輔導。最後,孩子考到了理想分數,一家人很是高興,殊不知禍端已經被埋下。
孩子上高中後就變了一個人
進入高中,孩子就發生了變化。由於高中是託管,孩子脫離家長後,變得無法獨立。因為家長從小到大都是負責裝書包、收拾書包,家裡的一切都是準備好的,孩子一下子沒有了家長幫助,很不適應。
高中作業多,學生經常凌晨一兩點才能夠睡覺。月考的時候,只考到了18名的名次,讓孩子深受打擊。一開始遇到任何問題,還會主動請教老師,但後來直接不敢問了,只能請教其他同學。在軍訓的時候,其他孩子打遊戲,可這名學生不會,遭到了其他同學恥笑。期間,學生也找到家長希望從中調和,但家長沒有這麼做。就這樣,孩子開始沉迷遊戲,無心學業。當家長敦促他學習的時候,孩子情緒變得難以控制,甚至會對家長大呼小叫,完全一副自我放棄的模樣。
孩子誤入歧途,父母也有責任
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沉迷遊戲、無心學業的表現令人震驚和難以理解,殊不知造成這一切,也有家長的責任。是家長給孩子灌輸了太大的壓力,再加上校園其他因素的影響,孩子情緒無處發洩,只能沉溺於虛幻的網路世界。孩子難道自己不想爭取好成績和好名次嗎?他們肯定想,可奈何並非人人都能夠做到。在出現這一情況之際,作為家長當務之急要做的是舒緩孩子情緒,讓他們得到放鬆並重新樹立信心。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做錯路和產生不好的想法,家長一定要時刻保持觀察,一旦察覺到不對勁,抓緊時間和老師溝通,並和孩子進行單獨交談,瞭解孩子的內心真實想法,並對症下藥。很多孩子成績固然重要,但身心健康同樣很關鍵,各位家長要銘記這一點。
有的家長表面上說著自己拼命工作是為了孩子好,沒錯,他們確實在不斷賺錢給孩子鋪路,可他們卻忽略了真正的陪伴的意義,這並非是孩子真正想要的。還有一類家長提倡虎媽式教育理念,時不時給孩子灌輸壓力,報名各種補習班,買各種輔導材料。基本上除了吃飯睡覺,就是不讓孩子有片刻清閒,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個別孩子而言可能有效果,但不適用於大部分孩子,只會適得其反。相信大家也聽說了不少因為父母施壓,孩子最終選擇極端之路的案例,這些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如今,政府都已經出臺了雙減政策, 目的就是減輕學生群體負擔。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教育固然重要,但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更重要,畢竟祖國的未來還得指望那些孩子。這就是很多90後家長擺爛的原因,自己放鬆,孩子放鬆,學習成績反而是提升了。更關鍵的是,這樣環境下生長的孩子更活潑樂觀,家庭氛圍也融洽。